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隋主沉浮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九死一生(四)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九死一生(四)

上一页隋主沉浮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再被众将这么一吵,脑袋都要炸了。老爷子一声暴喝,大帐内顿时有安静了下来。宇文述虎目环视一周,厉声道:

“本帅难道不知咱们现在的处境吗?可是陛下圣旨上说了:‘畏战者,必严办!’,这是给来护儿和周法尚他们看的吗?这是说给咱们听的啊!”

言罢,宇文述又苦苦一笑,自言自语道:“呵呵…陛下这是把难题留给了老夫啊!”

周法尚和罗士信都天真的认为,既然北路军已经成功渡过浒水,那南进就是理所应当的事。这是周法尚敢擅自下令撤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就算右路军撤了,隋炀帝的东征大计还有宇文述可以继续执行。罗士信和李靖二人会“义无反顾”地接下阻击重任的,也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宇文述的北路大军上,认为只要在涢城坚守待援,那早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周法尚和罗士信却不知道,宇文述遇到的麻烦,也没比他们小多少。

这话还得从高丽王子高昌珠说起。那日高昌珠和李天浩的大军会合之后,他一方面下令部队全部留在浒水上游的北岸休整,另一方面又派出探子紧盯正在渡河的隋军。直到隋军主力全部渡过浒水,高昌珠才命令李天浩率部朝乌骨城方向移动。

乌骨城原本是高句丽的一座大城,但因为它距离涿郡太近,所以隋军在涿郡开始集结的时候,高元就下令放弃了乌骨城。后来那里就成为隋军粮草辎重的囤积之地,北路军的全部补给都是从那里发出的。

高昌珠并没有打算吃掉乌骨城,当然不是他不想吃,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杨广自封为东征都元帅,他的二十万后军就驻扎在乌骨城附近。这二十万人可是隋军十二卫中最精锐的部队,莫说高昌珠只有五万兵力,就算高元的三十万大军全都过来,面对面的打,也不是这二十万隋军的对手。高昌珠的计划是用国内城这五万人马作为游击力量,不与隋军打,只在中途劫烧北路军的粮草。

高昌珠的计划成功了,他凭着手中仅有的五万人马和对自家地形的了解,就死死地掐住了宇文述六七十万人的咽喉——粮路不通,宇文述根本不敢贸然进军!

宇文述和杨广也不是没想过应对之策,不过高昌珠这招儿实在太绝了。押运粮草的人马派少了不行,因为拦在乌骨城和浒水中的高丽人有五万之巨,人少了打不过他们;人马派多了也不实际,比如运送一趟粮草用五万兵马和十万民夫,来回需要十天,那么这一趟下来,他们消耗的口粮就相当于六十万大军三天消耗的口粮,这还不算因为高丽人袭扰所耽搁的时间。一来乌骨城根本没有那么多粮草可以浪费,二来杨广也没有那么些多余的军队去押运粮草。所以不顾高丽人袭扰,强行往前方运送补给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杨广和宇文述也相继派出过围剿部队,希望消灭或者是赶跑阻断粮道的高丽军队。然而高昌珠根本不与隋军接仗,隋军一来,他们就隐遁山林,隋军走后再出来接着干他们的坏事儿。几番下来,隋军除了途耗资源以外,根本拿高昌珠一点办法都没有。

失节是小,面子是大,杨广最不能接受的是东征大计无果而终,原本他还有些理智,寄希望于来护儿的右路大军能有所突破,所以并没有逼宇文述进军。可当他获悉右路军败北,此刻已经全面回撤的消息后,隋炀帝彻底发飙了。

疯狂的杨广把皮球踢给了宇文述,他给宇文述的圣旨上写得清楚,宇文述用什么办法他不管,但有一点,霜降之前务必兵发平壤,如若不然,后果自负!

宇文述正兀自发愁中,诸将中突然有一人分众而出,施礼向宇文述道:“大帅,末将倒有一个办法,虽然会耗些时日,但应该可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隋主沉浮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