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墨雨仙尘 > 第七十三章 儒道传承

第七十三章 儒道传承

上一页墨雨仙尘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乃是玉清天原始天尊坐下十二金仙之一,道号广成子。此乃老夫万千神念化身之一,并非本体。”

云鸿听着白衣老者自曝身份,顿时瞠目结舌。

原始天尊乃是道家最高神,传住于三十三天外的玉清天之中,乃是阐教祖师。昔日纣王无道,其座下十二金仙鼎力相助,却因截教阻拦,损失两位,如今剩下十位。而这广成子,便是十二金仙之一,排名第二,曾助轩辕黄帝战蚩尤于逐鹿,成道至今,已有上千年。

进儒仙居前,看到石碑上写有:广成子游历四方,见始皇焚书坑儒,故建此地。

只是,佛、道、儒三教向来有别,身为道教金仙,为何心向儒教?

“广成仙师,生有一问,还请仙师解答。自古以来,佛道儒势不两立,明争暗斗,仙师身为上古道门金仙,为何会守护在此?上古时期,儒门到底发生了重大的事?”

广成子淡淡一笑,道:“佛、道、儒,三教并无区别,本是一家。”

云鸿不解道:“本是一家?那为何现世中,得道者多是佛道高人,儒教却无人得道?”

“道不明,何以得道?儒道博大精深,现世之人被欲“望”所迷,学儒而不明儒,求道而不懂道,莫在上古时就断了传承的儒门,便是佛道二门,如今也很少有人能修炼成仙。大多数修仙者,刻意追求法力,忘却心境,终身停在地仙之境,遇天劫则身化飞灰,避天劫则郁郁而终,呜呼哀哉!”广成子深深叹了一口气,似乎对求仙一途,不抱太大的希望。

云鸿听广成子一番话,心中似有所悟。

“年轻人,你能通过儒仙居三关考验,必有君子情怀,向儒之心,若心正志坚,一心向道,将来无论走佛、道、儒哪一教,必有所成就,得道飞升,亦非梦幻。老夫一缕神念已在此守护前年,即将消散,如此,我便告诉你一些儒门秘辛,也算了结一干大儒的托付。”

言罢,广成子转身,白袖一挥,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群虚影。

这些人和广成子一般,多是一袭白衣,其中老者居多,有男有女,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人在溪流前琴箫合奏,有的人在竹下讲信修睦,妇女织布、男子耕种,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在溪水中嬉戏打闹。一转眼,时光变迁,原本的蓝天白云,变成了月明星疏。

老人、青年、妇女、孩子、伤残者,一起聚在堂中吃饭,皆有所养。到了深夜睡觉时,家家不关门窗,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偷盗。次日清晨,一切照旧,日子过得如此悠闲。

“这就是《礼记》中所提到的大同社会吗?”云鸿感叹道。

广成子微微一笑,剑指一骈,四周的景致纷纷消散,对云鸿道:“你看到的景象并非虚幻,当年秦王焚书坑儒,共计诛杀儒门一千八百余人。那时,老夫云游至此,用**力聚集儒门大儒魂魄三百余人,并就地用法术,建立这儒仙居幻境,将三百余人的魂魄聚集起来。方才你所见,便是这三百余人在此地生活的情景,或许,就是你口中的大同社会吧。”

云鸿皱眉道:“三百余人,上古大儒?那他们的魂魄现在何处?”

广成子摇了摇头,叹道:“魂魄寄托与天地,人死魂飞,归于幽冥,此为天道。老夫虽以儒仙居扭断诸天法则,但大道之下,命数难违。这三百余名大儒魂魄,在此地生活了一百余年,便烟消云散了。而在他们消散前,特求老夫在此等一有缘人,交予儒道传承。”

“儒道传承?”云鸿精神一震,脸色有些恍惚。

[网,!]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墨雨仙尘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