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动力王朝 > 第781章 深谈

第781章 深谈

上一页动力王朝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成功的民航机型,苏联唯一的一款音喷气式民航飞机:u—144的后续改进型u—144d,就是因为受不了k—144那高达2.14的最大加力耗油率,转而选择了更加省油的rd—36—51,可以说,耗油率一直是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痛!

这些年来,库兹涅佐夫设计局一直无时无刻的不在寻找降低k—8系列动机耗油率的办法,但k—8系列从第一代已经展到了k—8—8,甚至连带后加力燃烧室的k—144都搞出来了,却在巡航耗油率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否则库兹涅佐夫设计局也就不会放弃已经被他们玩成了艺术、玩的出神入化的k—8,转而去玩k—44、k—56甚至k—96这个涵道式桨扇动机了。

“这样啊,”点点头,陈耕忽然问道:“k—8的总增压比是多少?”

弗拉西耶维奇立刻道:“是1.8。”

“太低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美国人做的第一代涡轮风扇动机:j3d的总增压比也已经达到了—8立项的时候是5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技术条件有限,1.8的总增压比是没办法,但经过了这些年的展,把总增压比提高一下应该没问题了吧?”望着弗拉西耶维奇,陈耕问道:“弗拉西耶维奇先生,您认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够把k—8的总增压比提高到什么程度?”

弗拉西耶维奇沉吟了一小会儿,说道:“我觉得到13应该可以实现。”

“只能到13吗?”陈耕皱了下眉头,对这个结果有点不太满意。

“先生,决定总增压比的并不只是研时的技术因素,除了技术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涵道比,k—8的涵道比只有1多一点,想要提升涵道比很难,j3d之所以能够做到16的总增压比,是因为j3d的涵道比达到了1.4,基本上,总增压比与涵道比的增加是呈正比例关系,在不增加涵道比的前提下,将总增压比提升到13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不过我不得不提醒您,就算是把总增压比提升到13,续航油耗也基本上不可能降低到.68,我个人估计如果是按照欧美标准,能达到.71就不错了。”

在1.8的总增压比的情况下,通过改进动机的控制系统。精准控制动机的转和喷油量,k—8—4已经可以做到.71的巡航耗油率,但将总增压比提升至13以后,巡航耗油率还是.71?

没错,就是因为一个苏联标准,一个是欧美标准。

“明白了,”陈耕点点头:“但如果我们增加涵道比呢?”

“同步扩大涵道比?那就简单了,”弗拉西耶维奇立刻松了一口气:“那么请问您准备把涵道比扩大到什么程度?”

陈耕道:“1.4,还是刚刚的那些要求,最少12k的最大推力,至少6个小时的使用寿命,低于.68的巡航油耗,兼顾军民两用;

第二个改进方案,是直接把涵道比做到3至4,尽可能的提升动机的整体寿命、改进易维护性,提升油耗经济性,在这个前提下,大家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时间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

弗拉西耶维奇和格里戈里耶维奇来那个工人整个的呆住了,良久,格里戈里耶维奇轻声说道:“1.4……这就是一台标准的军用动机啊。”

陈耕没有回答,而是望着格里戈里耶维奇和弗拉西耶维奇两人,问道:“这就是我们的要求,两位,能不能做到?”

格里戈里耶维奇和弗拉西耶维奇没有说话,作为航空动机领域的权威,在陈耕说到“1.4”和“兼顾军民两用”这两个词之后,他们就知道,这台涵道比1.4的、所谓“兼顾军民两用”的动机,更多的还是军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涵道比1.2的k—8不也主要是民用么?

因为美国j3d动机的涵道比也是1.4,而大名鼎鼎的b—52战略轰炸机上面使用的f—33动机,其实就是j3d的军用版,这个动机兼顾了油耗经济性和军用需求,几乎可以认为是在两者之间实现了绝佳平衡的设计。

军用航空动机并不会太过于追求大涵道比,不这么做的原因,在于较低的涵道比可以让飞机飞行在较高的飞行高度,毕竟高空的空气太稀薄,飞的太高,空气不够用。

不同于民用飞机,对于军用飞机来说升限、也就是最大飞行高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技术指标,民航飞机能够稳定的在海拔11米的同温层飞行就可以了,再往上也没多大的用处,还平白的浪费宝贵的燃油,但对于军用飞机来说这个飞行高度还远远不够,b—52h的17米的最大飞行高度能够让它规避掉相当数量的地空导弹的威胁——既然是军用了,油耗经济性啊、成本啊什么的也就不会被列为第一序列内被重点考虑的需求了。

运输机这一类遂行保障类任务的飞机,飞行高度低一点没问题,自然可以采用大涵道比的动机,但轰炸机这类直接参与作战的飞机,为了保证飞行高度,就必须使用小涵道比的动机了。

相比于这个1.4涵道比的k—8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动力王朝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