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三国游侠传 > 第三章 晋见献帝

第三章 晋见献帝

上一页三国游侠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宫晋见。”

我认得他是卫尉陈讳部下的卫士令淳于意,奇道:“淳于将军,为何你会在此?”

卫尉陈讳负责宫内省外的安全警卫,他下属的官员主要有两位,一个是公车司马令华韵,主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以及征诣公车。一个是卫士令淳于意,下辖卫士千人,是为主管军事的卫士官。皇宫正门曰司马门,乃是公车司马令管辖所在。每次早朝都是华韵前来迎候各位上朝大臣,今儿怎么换了淳于意?

淳于意道:“华令适才领带一位江东使者入宫面君,嘱小将代为迎接诸位大人。”

“哦,江东的使者?”

我们三人面面相觑,江东怎么会派遣使者朝圣?而且恰恰赶在这个时候?

刚进入大殿,远远就听到一个宏亮的声音道:“易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

末世奢纵,肆其侈欲,致使男女怨旷,感动和气,惟色是崇,不本淑懿,故教陵迟而大纲毁泯,岂不惜哉!呜呼,有国有家者,其可以永鉴矣。“

我抬头看过去,只见满朝武端坐于大殿两侧,中间站着一个身材颀的大臣,手握象简,面对金台上的皇帝,正自侃侃而论。

说完这番话,大殿上私议四起。

我听得迷迷糊糊,心中暗想:“什么乱七八糟的?幸好冯喜、黄叙那俩傻小子没来,否则立刻会苦恼而死。”

身旁徐庶低声赞道:“此本十分有理。”

我急忙问道:“我知道这人说话没有没理的。不过理从何来?”

昨晚徐庶和王越也曾详细问过我的来历,虽然大家都是知交,但对古人来说,这种过去未来的事太过于玄奇,无法解释清楚,故此我还是只把来时和池早商量好的一套说词又搬了出来。因为此前曾跟阿樱讲过一遍,有实战经验,所以徐、王二人虽是智力过人,倒也没听出什么破绽。徐庶出身大族徐门,王越的祖先亦是名流高士,但他们本身从小却都过的是中下层的日子,他们的人生之路和我杜撰的经历大同小异,所以对我这东海捞虾的小子自然大感亲近。不过顺带也就知道了我其实没多少“古基础”。

因为要照顾着走路,而且路还没多远,于是徐庶就十句并作一句略为提点:“本朝开始时男丁稀少,所以鼓励男女早日成亲生育,从那时起婚嫁的习俗就是男十四娶,女十二嫁,一直流传现在。”

我有点明白了:“他是指斥这种习俗使人沉溺侈欲容易早死而且败坏社会气?”

徐庶见我们一行已走近大殿中央,心中大赞:“闻一知十,真聪明之主!”面上却只笑着点点头。王越却不在怎么太在乎,低声笑道:“飞兄用语十分新奇,不过却实在准确。”

高台上那皇帝道:“爱卿之言甚是有理。昔日十常侍之乱时,寡人曾在民间流落月余,亲眼见乡村许多天真活泼的幼儿稚女,尚不明男女之别,幼之序,竟然也已成家立户,生儿育女,十分可笑可悯。嗯,便由卿之尚书台代朕拟旨,革除此恶陋之习。”

那颀官员恭身应道:“臣立刻拟旨。”一转身,却一眼瞧见了我:“阿飞大人。”

高台上那皇帝笑道:“飞司隶既到,荀卿就不忙去吧?”这话却非命令语气,而是征询意见。

那官员忙道:“臣遵旨。”

徐庶打量那颀官员,心想:“看他形貌言辞,皇帝又这般尊敬相称,莫非他就是朝野敬重、智深勇沉的荀彧荀若?”又想:“这汉献帝处理童婚一事,思路清晰,决断明快,并非昏暗无知之辈,如何却甘心从于曹操的淫威之下?”

我急走上几步,正要向皇帝行礼。皇帝已道:“飞卿快请入坐,荀军师有重要军务和卿商议。”接着对王越道:“王卿,你也坐吧。”

我心里奇怪,看这情景,早朝应该是提前举行,已经开始不短时间了,可陈矫为什么却仍然按惯例来告诉我?答应一声,退至殿阶右边第一席我自己的座位旁。王越瞧瞧徐庶,在右边一列之末找了个空位坐了下去。

汉时朝堂议事,各大臣一般都是两两一席,在大殿左右侧君而坐。司隶校尉却是个特殊的职位,虽然品级不高,只是地方三品。但在朝中地位独特,与权重势尊、总揽朝政大权的尚书令以及主管监察的御史中丞三人并列,每逢朝会,都是独席专座。有个好听的名堂,号称“三独坐”!

本朝自迁都许昌以来,原本是没有御史中丞的。现任御史中丞是钟繇。由于他对关西的马腾、韩遂以及羌、氐的地方大族颇有影响力,所以在官渡之战前就被曹操委任为安太守,安抚压制关西势力。钟繇干得非常出色,他坐镇关中,各方势力不但偃旗息鼓,弃敌为友,而且自愿派出得力官兵,协助曹军将后方的粮草马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成为官渡最大的也是最牢靠的一根支柱。有鉴于此,曹操专门写信告诉荀彧钟?目前只是暂任安太守,御史中丞之位保留,将来战争结束,便让钟繇回许担任此职?久随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三国游侠传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