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玄幻小说 > 小楼传说 > 第四部《风中劲节》第八十四章平反

第四部《风中劲节》第八十四章平反

上一页小楼传说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秉烛思虑国事,伏案亲写奏折。刺客天良萌生,径奔大理寺击鼓投案。此事方大白于天下。

至此,太子仁德之名尽废,各地弹劾折子不绝,竟又平白掀出无数太子不法之事。以九王为首,无数官员不断进言,请废太子。

瑞王长跪宫前,泣求不可。愿以死相释太子之疑,以全父子兄弟之义。

上不许,未及三日,诏废太子。东宫官员皆按律治罪,东宫女眷并官员家小,远徒为奴。牵连者五万余众。

然,毕竟父子太性,虽为国事而废太子,圣主终究身心皆伤,自此一病不起,未及三月,崩于宫中。

年青英主登基,起新人,除乱政,赦天下,免赋税,举国百姓谁不高颂圣明。

新君登基半年后,权倾天下的九王爷多年宿疾发作,病势汹汹,沉疾难起。

而失踪已久的卢元帅夫人,携幼子,持血状,叩于宫门之前,愿以孤儿寡妇之性命拼死一搏,以求为夫翻案,以正清名。

新君深为感叹,命有司重查旧案。

此案重翻立时轰传天下。

当日定远关诸将,如今已有许多被分调各地,多掌军权,控机要。此时纷纷联名上书呼冤.



民间百姓,早有不平之声,此时,多有应和之说,仕林儒门,多少文章,多少诗句,公诸天下,皆言不平,清流议政说事,更为将军元帅而抱屈。

且新君作风,雷厉风行,英明难欺。奸党贼徒,再无半点施展诡计的机会。此事真相,清楚明白,绝无悬疑。

那风劲节当年曾富可敌国,尚能随意散尽家财,岂有贪墨之理。

那卢东篱,举家不过百余两银,这贪墨之说,岂能服人。

其后调来定远关所有文档,帐目,名册,一一核对,贪墨军饷,更不知从何道来。

冤案即已确凿无疑,便要彻查那陷害之人了。当年凡弹劾二人的御史言官,皆被审问控罪,最终查出,幕后主使,竟是当朝九王。

适时九王势力下的镇江府知府苏凌奋身出面,将历年苦心收集的一切关于九王等人贪墨枉法欺君压民诸般罪行,一一呈交有司。原来此人本是卢元帅之妻兄,为报至亲之仇,忍辱负重,自居虎狼之窝,假做同流合污,暗中把一切违法之事看在眼中,悄悄搜集证据,到此时机,方公示于天下,叫满朝官员,举国百姓,看看九王一党斑斑罪行。

铁证如山,九王一党陷害忠良,欺压百姓。玷污国法,甚至私谋叛逆,不出十天,有司已订出二十余条大罪,条条可诛九族。

民间呼杀九王之声不绝,军中呼灭九王之声不止。朝中也再无一人敢说九王半句好话。适时九王偏偏沉疾不起,无力应对,在新君当机立断地雷霆手段下。几十年盘根错节的势力,终于冰消雪融。

九王于病榻上吐血而死。王子郡主们,因是皇家血脉,特加恩典,永囚宫禁之内。其余属官党羽,大多财产抄没。妻儿同罪。

九王权倾天下几十年,如今一朝大树倒下,牵连之众之广,前后竟有二十余万人获罪

唯有苏凌,立下如许大功,且又有为英雄报仇而忍辱的义行,不但民间一片溢美之声,新君亦大加赞赏,官升数级,直入中枢。参议朝政。

新君又为冤死的卢元帅风将军正式平反,亲自素衣白袍。拈香敬拜。为他们移棺厚葬,大加追封。可惜风将军并无亲眷可承圣恩。只有卢苏两家,得沐君恩,新君封了两家年青一代后辈二十余人大小官职,两家长者,亦加了厚恩虚衔。

而君恩浩荡,又怜卢夫人孤苦,乃赐封当朝一品诰命,年幼的卢公子。亦已有了六品将军的功名在身,随着公子长大。升官进爵,多加恩遇,想来都是不会少的。

圣上还唯恐细心周到处不足,又赐一座宏大元帅府,以为卢夫人安享荣封之所。

天下百姓,何人不称圣明,苏卢二家,又有谁能不感佩莫名。

至此,这桩冤案方才尘埃落地,果然是善恶到头终有报,英雄义士终得昭雪,奸恶小人,必受天罚。

而民间甚至已经有人开始为卢元帅,风将军建碑立庙。而为这个故事编写的评书,弹词,和戏文更是数不胜数。

大家看烦了老戏,有这样精彩地新鲜戏文演出来,走到哪里,都是叫好声不绝,欢呼声不止。

而看戏过程中,大家叹过骂过恨过闹过,到最后,也会心满意足地为这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的结局而感到满足。

他们的皇帝永远是圣明仁慈的,就算被奸人蒙骗那也是一时的。忠臣义士虽然受了委屈遭了难,总会昭雪的。坏人肯定是要原形毕露地,忠臣的老婆儿子就算当了孤儿寡妇,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就是忠臣的家人亲戚们,也一样会永沐皇恩的。

啊,这个世界真是美好啊,我们的皇帝真是圣明仁慈啊。我们真是些幸福的老百姓啊。

于是,大家欢笑着,谈天说地,磕着瓜子,喝着酒,看着戏台上,那忠臣义士,生死决别,血溅天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小楼传说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