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武穆城 > 第二十五章 打鱼

第二十五章 打鱼

上一页武穆城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大家都因为大鱼的出现而没有继续打鱼的心情,田大炮把网拖到甲板一边修补,董雷三人都来看田原杀鱼,可惜这鱼被鱼叉刺过,再也活不了,要不留着做回礼倒是个稀罕物。那大鱼像头猪一样,破开肚子寸把厚的板油。田原将鱼头斩下,将鱼肉切成两三寸厚的长条,洗净腌好。那竿鱼肉质较紧,新鲜的不好吃,做腌鱼却是绝佳的材料。鱼内脏也没有丢,连鱼肠都破开洗干净,这大鱼鱼肠却有猪肠般粗细,绑满了厚厚的一层鱼油。

天色渐晚,田原将鱼杂洗净切好,把鱼头剁成大块,准备做饭。只见他取一口大锅架在生好的炉子上,锅里倒一点点菜油,用锅铲将菜油淋得均匀,把洗净的鱼板油倒入锅内。不一会儿水干油出,看见锅里微微起烟,立即把鱼头、鱼杂倒进锅里煎。待到水分烧干、鱼肠上面的鱼油也全部煎了出来、鱼头两面都煎得金黄之后,田原依次加入姜、盐、酱油和醋,稍微翻动一下,加入少量清水,盖上锅盖焖煮。田原拿过一把大蒜,洗干净切成段,等锅里水烧干沁出油来的时候把大蒜倒进去翻炒,炒出香味立即起锅,这一个大鱼的鱼杂、鱼头就装了满满一大钵子。在煎鱼烧鱼的同时,田原又在另一个炉子上烧了一大钵红烧肉,又把熟牛肉切了一大盘子回锅炒好,又炒了一大碗花生米。田氏心疼儿子,将家里剩下的猪肉、牛肉都搬到了船上来了,田原打鱼的同时,直接在炉子上把牛肉煮熟了。

端过一张矮桌在船头,摆上菜,将带在船上的酒也拿过一坛,几人围桌而坐,浅酌慢饮,畅快无比。田原今天心情大好,几个菜也烧得得心应手,几人吃一口赞一口。

一轮圆月悄悄的爬上了天边,照得湖面如白昼一样,月光随波浪的起伏一点、一点的由船边荡漾开去。远处的湖面起了如轻烟般的一层薄雾,将天空和湖水紧密相连。微风轻轻拂面,却丝毫感受不到一丝凉寒,反让人觉得惬意无比。田原不禁想起了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情此景,此心此境,何其相似也。田原不禁痴了。

几个人饮酒畅怀,高谈阔论,不觉夜已深。酒气上涌加之体倦神疲,不知不觉中几人都倒在船头睡着了。只有田原内力较深,始终保持着清醒。他见几人都横七竖八的倒在了船头,苦笑着从仓内拿出几床被子,搭在了几人身上,然后自己盘膝而坐在船头,用起了功。运转内息一个周天,田原感觉神采奕奕,内力又有精进。原来田原从读书、练功,还要帮家里做事,还要操心渔猎队的工作,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从来都没有轻松过。所谓欲速则不达。今天可谓真正的放松下来,心无挂碍之下,功力精进反而加快了,田原不知道,其实这也正暗合了“道法自然”。

就这样游湖打鱼,不觉又过了五天。这五天里每天晚上田原都要多炒几个菜和自己的舅舅以及三位哥哥酌一番。田原厨艺本就高超,加之心情又好,湖里的鱼又好,田原又挖空心思、翻着花样的跟大家做菜,董雷三人自是大饱口福。乃至若干年后董雷、夏雨、花云三人回忆起这次游湖的经历,仍对田原做的“湖水煮湖鱼”、“烧鱼杂”、“清蒸桂花鱼”以及用一条十几斤重的大白鱼做的“鱼丸”和“糍粑鱼块”赞不绝口,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吃到过这么美味的鱼了。

这五天的收获颇丰,开始他们还怕打不到好的大鱼,只要是稍微看得过眼的鱼都养在了活水仓里,后来鱼越打越多,活水仓里都装不下了,他们又把次一些的鱼捞出来,做了腌鱼。现在活水仓里养着的鱼有这么几种:十余斤重金色大鲤鱼三十余尾、十余斤重大白刁十余尾、三十余斤重大青鱼五条、三十余斤重大草鱼六条、一斤半左右桂花鱼三十余尾。那桂花鱼每条一斤一两以上、一斤七两以下的称为标桂,肉质最为鲜美,太则无肉,太大肉老了也不好吃。所以田大炮养在仓里的都是一斤半左右的,其余大的的都做了腌鱼。其余各色腌鱼有鲢、鳙、青、鲩、鲤、鲫、鳊等,码满了半边仓房,总共怕不有一两千斤,使得大船的吃水线足足下沉了一尺。

那梁子湖最为出名的武昌鱼现在还一条都没有,不是田原他们打不到,而是因为地域的原因,只有在鄂县水域内出产的“团头鲂”才被称为真正的“武昌鱼”。田原他们本来养了几十尾鳊鱼,后来田大炮计算水程,估摸着船只已经离鄂县不远了,干脆把鳊鱼都腌了,一心一意到鄂县境内打几尾正宗的“武昌鱼”,然后就返航。田大炮本人也没到过鄂州水域打鱼,以往打鱼都是当天下湖当天回,哪像这次在湖中呆了六天。几人计议已定,全速往鄂县方向进发。船行了半日,遥遥望见湖心一个大岛,田大炮喜道:“好了,好了,已经到了,那个岛应该就是传中的‘娘子岛’了,这娘子岛我虽然没有去过却也听过。我们不要近前,以免跟岛上住民发生冲突,就在这里打几尾武昌鱼,然后回家喽。”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武穆城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