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网游小说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勾践之傲

第四百四十三章 勾践之傲

上一页三国之无限召唤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追至了平城一线。

得知刘备已跟公孙度达到合解,率主力赶至后,陶商便知道,他无法再破平城,遂叫大军安营扎寨,等待后续大军赶至。

时年春,八万魏军云集于平城之下,与三万燕军形成对峙之势。

平城乃并州北部门户,又是抵御塞外胡侵入侵的边塞重镇,其城自然是修筑的坚固无比,易守难攻。

且平城四周多山,不利于大兵团展开,陶商也无法分兵绕过平城,攻取周围城池,像围晋阳那样,把平城变成一座孤城。

考虑到种种地利的限制,陶商便也不急于攻打平城,而是在张良的建议下,分出部分兵马,去攻取云中五原等晋北诸郡,解除侧后方的威胁。

同时,陶商又连诏令往冀北,命霍去病率东路军团,对张辽关羽所守的易京防线,进行猛攻,以期寻求突破。

对峙一天天继续,不知不觉,一月已过,魏燕两军,于平城一线,形成了僵持之势。

……

汉中,阳平关。

蜀国的战旗,已高高飘扬在这座益州第一雄关上空。

勾践用法正之计,绕过阳平关,奇袭定军山得,逼的夏侯渊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阳平关,撤往了南郑。

勾践遂是抢在曹操率大军,由斜谷入汉中之前,夺取了阳平关重镇。

阳平关乃汉中咽喉,此关一得,勾践也不急于向南郑进军,而是大军进驻关城,坐等曹操来攻。

十天后,曹操率四万大军,赶至了南郑,与夏侯渊所部会合,向阳平关方向挺进,以期收复此关。

勾践在法正建议下,却高挂免战牌,一面坚守关城不战,一面派出小股山地部队,去袭扰曹操的粮道。

勾践的意图也很明确,就是无限期拖下去,拖到曹操粮草不济,被迫撤兵。

自古以来,从关陇穿越秦岭,进入汉中,共有五条道,其余有三条位于阳平关以东,名为斜谷道,骆谷道和子午道。

此三条道路距关中虽近,却道路曲折艰险,许多地段道宽只能容一人通过,车马通行,粮草运输极为困难。

从此三条谷道入汉中,则无需经过阳平关。

另外两条谷道,则位于阳平关以西,名为陈仓道和出祁山的陇右大道,这两条道虽距离长安较近,但地形却较为平坦,利于粮草运输。

只是此两条平坦大道,皆要经由阳平关向东,才能进入汉中盆地,而曹操失了阳平关,这两条平坦大道就此被封,只能选择由东面三条谷道中,相对比较平坦的斜谷道运粮。

此时正当春末,汉中本地粮草远没到收获季节,供给秦军四五万张嘴的粮草,统统得由关中经斜谷,才能运抵汉中前线,且因道路艰险,运输不畅,近半数以上的粮草,都要被消耗在运输的路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军方面,粮草供给已越的显露出力不从心的迹象。

勾践却轻松的很,从蜀中往北运输粮草的难度,远逊于从关中往南运,他数以万斛计的粮草,经由剑阁关,可源源不断的运往阳平关,根本不用为粮草问题犯愁。

勾践每天所要做的,就是在关城中喝喝小酒,听听法正纵论天下之势,有空的时候,再到关城上,欣赏一下落日,日子过的是舒坦。

这日傍晚,勾践正在帐中跟法正讨论兵法,亲来报,将曹操的一封亲书信献上。

勾践将书信展开,瞄了一眼,脸上不由掠起一丝奇色,“没想到啊,这位魏王陶商如此了得,曹操前脚才退兵来汉中,他后脚就攻破了晋阳,还杀了袁尚。”

此言一出,一众蜀中文武,无不为之震动。

勾践便将曹操那封书信,示于了众人。

原来,曹操此信,乃是将晋阳沦陷的消息,告知了他,又称陶商邀他出兵,不过是想利用他牵制自己,最终反而让陶商渔翁得利。

曹操最后在信中表示,陶商才是天下公敌,劝说勾践不要再帮陶商的忙,劝说勾践能识大体,率军撤出阳平关,秦蜀两国就此息兵言和,共同对付陶商这个大敌。

“正先前就提醒过蜀公,就算我们要夺取汉中,也当在曹操和陶商杀到两败俱伤,无力回救之时再出兵,蜀公却被那苏秦巧言蛊惑,非要提前出兵,却正好帮了陶商一个大忙。”

说话之时,正是勾践新近提拔重用的年轻谋士法正,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三国之无限召唤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