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大明帝王 > 第85章

第85章

上一页大明帝王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轸。郧人军于蒲sa,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ri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sa,卒盟而还。

在这场战争开始时,楚将莫敖担心兵力不足,建议向楚武王请求援兵,而斗廉:‘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不一定单纯靠兵员众多,主要靠的是内部的团结、同仇敌忾。’他还援引了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殷商军队的,靠的就是君主有道,上下同心的史实来加以证明。莫敖被服了,后来,果然打败了郧国的军队。‘师克在和而不在众’的思想,经过吴起、孟轲等思想家、军事家的完善和发展,继而发挥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哲学观念’”顾炳生一通解释,这解释还不如不解释呢,又是一大通的书,全是言,好在有最后‘人和’的那段话明轩听懂了。弄懂了意思就好办了,原来是袁崇焕在他和毛龙不和呢,让毛龙不要想着往朝鲜那边去,而是向他靠拢。想想在历史上明轩上台后,袁崇焕可是干掉了毛龙的,原来这仇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就开始告状了。让群臣议议吧。

“诸位爱卿,怎么看?”

“回皇上,袁自如这是为大明的边防尽的肺腑之言,已经表明了与毛龙不和。这对辽东的战事可是极为不利啊,况且毛龙部屡屡不听朝廷的调度,此风不可长啊。”黄立极首先出场,接下来大多的官员都是毛龙的坏话的,什么拥兵自重、不臣之心、听调不听宣、国中之国,董卓、石敬瑭等等的言论恨不能置毛龙于死地。

明轩不由的大皱眉头,怎么这么大的反应,大臣们这是要做什么,是要杀毛龙还是逼反了他?明轩可以肯定如果要赐死毛龙,那毛龙肯定是要反的,他的xing格虽然自己不知道,但在他被杀后,跟他手下混的那些人可是基本上都反了,投到了满清的怀抱,比如‘山东三矿徒’,把毛龙逼反了,那辽东的战事更麻烦,此风不可长啊。现在袁崇焕一个劲的毛龙靠朝鲜近了离他远了,你你和毛龙什么关系,大家都是为国守土的将官,你一巡抚老跟一个总兵过不去,你想做什么?袁崇焕的头衔是‘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是个二品风宪官,虽然他这个官位不低,可按照《大明会典》里祖制之规定,你也无权杀毛龙啊?大明会典里对于犯事的总兵之处置是有严格规定的——‘凡调度军马、区画边务、风宪官皆无得干预。其相见相待之礼、尤须谦敬。如总兵镇守官有犯违法重事,须用体复明白、指陈实迹、具奏请旨,不许擅自辱慢。其军职有犯,具奏请旨、已有定例。风宪官巡历去处、亦须以礼待之。’而即便你有“尚方宝剑”也没有用,因为持有“尚方宝剑”并非意味着想杀谁就杀谁。那为什么袁崇焕就敢杀了毛龙呢?这子真不是个省油的灯,还是把他弄回来放心,至于毛龙是好是坏,自己也没法判断,看着辽东那**的样子也不是什么好货。反正不和是肯定的了,先调一个回来,以后看情况再吧。于是向下压了压手,让群臣们安静下来后问:“袁崇焕如此,那毛龙有奏折吗?”明轩想反正两人为了地盘吵架,不能只一个人骂啊,另一个应该还嘴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大明帝王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