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大明帝王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上一页大明帝王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中疑惑,朕召见你,为何又让你在此等待甚久呢?”

“臣心中惶恐,不敢猜测圣意”

“哈哈,老爱卿不必拘礼,爱卿乃是三朝元老,又曾为帝师,在朕面前不必拘礼”

“微臣谢陛下厚爱,不知陛下招臣前来,有何事”

“哈哈孙爱卿还是忍不住问了”明轩决定先试探一番,于是接着道:“朕登基之初,魏忠贤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如今朕虽然已经将其逐出朝堂,然我大明此时已是风雨飘摇,朕每每想及,只想力挽狂澜,中兴大明,然而我大明,外有建虏窥伺中原,内有流民造反,更有天灾不断,**连连,百姓穷困潦倒,北方各省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朕每每想此,痛心疾首。朕虽有鸿鹄之志,然泰山临前,何苦乃在,于是朕想效仿太祖皇帝,迁都南京,以南方鱼米之财富,重振超纲,重振大明。”

一听这位新皇帝一上来就要迁都南京,孙承宗大惊,连忙跪地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我朝虽有太祖皇帝兴于南京,然南京龙气不足,始有成祖皇帝兴于北京,入籍大同,自成祖皇帝起,我大明天子守国门,就是英宗‘土木之变’时也不曾迁都啊,陛下。”

看到孙承宗声泪居下,明轩连忙道“哈哈,朕刚才乃是试探爱卿之忠贞,爱卿果然不负朕之希望,刚才所言乃是戏语,望爱卿全力辅佐朕中兴大明,朕定使爱卿名流青史”。

其实刚才一番所言,迁都之事,穿越来的这些日子,明轩还真是想过,要知道历史的惯性是很大的,不定最后自己也如原来历史上一样,吊死在煤山上,再此时大明仅有南方局势稍好,又有渔米之优,更是靠近海洋这个巨大的宝盆,而现如今的北方因为干旱可以是颗粒无收,完全靠着每年南方的漕运供给,而古代的漕运一路之上的消耗也是巨大,南方的十石米通过漕运运到北方,一路之上正常的消耗就有十分之二,再加上这一路之上的大官员,能到京城的又十分之三就不错了,而每年朝廷都要投入巨大的钱粮疏通运河,才买粮食。而迁都之后这负担就会减少,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至少京城这块儿的人就省出来了,而北方的流民也会跟随朝廷南下(历来大灾大难,流民都会向着京城的方向跑,因为朝廷的赈济历来也是从京城往外辐射的),而南方就是后世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还有很多土地没有开垦呢,更不用这大明朝了。所以很多穿越中主角一来就迁都南京,其实也是可行的,只是好好的经营南方,最差也是跟野猪皮划江而治。不过显然目前明轩这个提议可是深深的震撼了这位三朝元老,并且引来的其强烈的反对。

不想迁都这个问题上在纠缠下去的明轩直接将问题转到了海外,准备狠狠的给这位大明朝的名人上一堂地理加政治课。

“孙承宗,你知道大明外面的世界吗?”明轩心中有些气,因此连称呼都换了。

孙承宗一愣,没想到明轩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孙承宗细细的想了想,答道:“陛下,我大明天朝以外的世界多为不毛之地,其地贫瘠异常,其人茹毛晕血,不知礼仪,万不及我大明地大物博”

“你的回答很让朕失望啊,孙爱卿!”明轩回了一句孙承宗,转过了身子,严肃郑重的道:“你这样的回答,朕却认为不对,既然海外多为不毛之地,那为何每年的海贸利润会如此之巨,这海外之人有是从哪里得到的钱物来我大明商贸呢?”

孙承宗看着转过身来的明轩,金黄的龙袍穿在挺拔的身上,尚显稚嫩脸庞看不出任何的表情流露,就如那万年的冰,平静而寒气逼人。似一把出窍的宝剑,让人望而生畏。

面对明轩的问题孙承宗无话可,毕竟海上商贸利润之大,孙承宗自然清楚,但那些利润却是掌握在沿海当地官员与士族手中,孙承宗认为的大明真正的中坚力量之手,所以孙承宗即便知道海贸的利润,却不敢如实禀告给明轩,就怕才上位的明轩在得知海贸的利润后,大胆的将自己的手,伸向了这里,这样会造成皇上与当地大族与士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如同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们才不会管你是皇帝还是平民。

更有者,如果你可以给他们荣华富贵,他们也一样不会管你是谁,流贼又或者满清,典型的有奶便是娘,而就是这样的人,执掌者大于天,有时候,皇宫中的意志,还比不上卫所军户手中的大棒来的实在。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大明帝王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