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汉末皇戚 > 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处不失眠

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处不失眠

上一页汉末皇戚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然他们想要保存实力的想法肯定要落空,到时候能放水就放水,粮食真被烧了,叛军这艘船肯定要沉,自己可不能随黄穰那些人陪葬。

看着众人得了命令离去,中帐里的黄穰面色阴冷,其实他之所以召开这次紧急会议,完全就是在试探军中士气军心而已。在黄穰看到屯粮处那漫天的火光后,他心中就已经对能就出全部粮食不抱希望,他深知即使他能将前来偷袭屯粮处的汉军全部剿灭,估计救回来的粮食也不够大军多少日子食用了,所以对于这位以一人之力,便控制江夏、庐江汉蛮两族人,肆掠二郡的大贼帅而言,当务之急,便是考虑如何应对粮食被烧后,全军该如何稳住军心士气的问题。

因此,这才有黄穰刚才举行会议的事情,事实上他能不知道兵贵神速,救援屯粮处的重要性吗?其实黄穰完全知道,但他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只是在试探自己手下众人的反应,黄穰他可不信自己手下都是忠心耿耿的人物。

既然他麾下的是要反抗汉室正统的起义叛军,黄穰自然在起义初期各式人物只要愿意反汉,是全部收纳的,导致手下将帅兵卒成分不一。也正是这种原因,黄穰才会出此下策,试探出自己麾下有没有此刻见大军不利而生有异心的人。

果然,一番试探之下,黄穰果然找出几个心怀二心之人,所以才有他派自己心腹脸带那几个心怀二心的渠帅一起带兵马支援。黄穰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让他们彻底远离自己的大营,不让他们有机会联络其他渠帅叛变,更安全的稳住大营局势,另一方面就是让自己那几个心腹“监视”他们了,同时也是给他们提醒不要有异动,毕竟他们和自己心腹同路,即使已经生了二心,也要掂量一下是不是适合现在就叛变。

对于这些人叛变黄穰心中其实是早有预料的,如果不是现在时机不对,他都准备找合适的机会和理由,彻底吞并几人的手下。因为那几人本来就不是一开始随黄穰起兵的,他们本来就是江夏、庐江的盗贼头目而已,在听闻黄穰肆掠二郡的声势后,决心干一票大的才加入叛军的,自然忠诚度有限。而黄穰在当时也是深知多一份力量也就多一份保险的道理,这才毫无保留的接纳他们,为的就是需要他们的军事实力而已。

当然,黄穰知道自己军中肯定不止是那几个刚才迟疑的渠帅,他手下肯定还有其他因为粮食被烧,对造反前景感到无望的人生出二心。不过,这些人黄穰一时之间也找不出来,他能做的也只是将那些已经展露面目的叛军调开,尽量削减大营内部的反对力量,以免日后酿成大错。

舒县城外叛军反应也算迅速,而舒县城内也是有守城楼的汉军兵卒发现了舒县东南方的大火,连忙通知了守城将领,随着守城将领的传播,消息很快就传到现在大汉舒县城内的最高决策者,大汉的庐江太守陆康。

城楼处,陆康在主簿的引领下登上城楼,然后远望舒县东南远方的大火,一脸疑惑,不知城外到底出了何事。

不只是陆康本人,其身旁一众被叫醒的庐江郡署文武也是不知城外事故,毕竟伏泉为了保证自己行动的隐秘性,是独自带兵前往偷袭叛军屯粮之处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消息不会外泄,这些庐江郡署文武能知道城外事故的前后经过,明显是不可能的。

“明公,是否派人于城外打探一二?”

“嗯!多放斥候,令其多加小心,贼军大营如此戒备,必有大事!”

“诺!”

望着城外历经大火变故后,突然从混乱变得戒备异常的叛军大营,那主簿连忙向身边的陆康提议,陆康很快便允许了。谁都知道情报乃是两军交战的重中之重,叛军如此异常,必定与城外那场大火有联系,不查探清楚,谁也摸不清叛军意欲何为。

当然,生性宽厚,待麾下文武以诚,关心兵卒的陆康,还是嘱咐了一句,毕竟现在城外情况不明,很可能遇到叛军,必须要小心谨慎才行。

很快城楼上放下一个用绳子吊着的大篮子,到城脚的一处黑暗之处后,便见一个换了一身破烂百姓衣服的汉军斥候,就着夜色,悄悄的离去。接着,又有几名假扮百姓的斥候,如法炮制,被派遣出城外打探消息。

这城角的黑暗之处,却是对面叛军大营的一处盲点,是舒县兵卒废了好多精力和人命的代价,才找到的,对于城内的汉军斥候来说,出入十分安全。否则,没有这处盲点,舒县在叛军的重重包围下,如果直接打开城门让斥候出入,无疑是给叛军强攻的机会。

可以这么说,这处城墙的黑暗角落,是舒县城内汉军和外面联系的纽带,没有他,恐怕连陆康那封求援伏泉的信件都没有希望送出去。

望着那些相当于敢死之士的斥候在黑夜中渐渐消失的身影,城楼上的陆康心中一阵感慨,大汉有此忠心壮士,何愁社稷不定,贼患不平。只是不知这大火到底是如何,对面的叛军经此一事会不会有变,加大攻势吗?到了那时,自己城内这不足万余的郡兵能否抵挡?也不知那位巴郡太守接到自己信书后,会不会前来救援……

种种想法在心中辗转,注定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汉末皇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