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打不着的公安局领导了。>
那是怎么看宁卫民,怎么顺眼。>
于是乎,这两家单位领导干脆决定,要给宁卫民弄了个荣誉证书和锦旗,还共同举办了一个受赠仪式。>
并且派出了主要领导出面,当面感谢且宴请了宁卫民一回,这才算多少心安了点。>
瞧瞧,向来可都是老百姓给公安部门送锦旗,这次那是完全颠倒过来了。>
不过,这倒是符合宁卫民的心意了,而且无论于公于私,都带来了一些额外好处。>
其一,就是宁卫民可以借此事,把自己对某些未来情况的担心透露给霍延平和段处长,也算是给他们提个醒儿吧。>
哪怕是编造点情况,哪怕只是借口听说的传言,来点到为止,也比什么不说强。>
宁卫民知道霍延平和段处长的性子,他们对于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是不会粗疏大意的。>
自己如此郑重其事的提醒,只要他们能多少关注一下,就有可能提前发现一些“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端倪。>
那么自然就会上报,让相关部门有所准备。>
其二,宁卫民还借此扩充了自己的人脉,头一次和公安部门的市局领导有了接触的机会。>
虽然不能说就凭着一千万捐赠,他就让人家在今后怎么回报他。>
但一份香火情分总是建立起来的。>
今后对于宁卫民的产业安全和财产安全,自然会产生不小的安全叠加,就跟拥有了一层保护罩似的。>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今后他的买卖真出了事儿,被人抢了,被人偷了,被人砸了。>
就是需要警方破案,那来的人肯定也是精英,而且绝对认真负责,那么无论破案的几率和效率都会提高不少。>
尤其是在京城这个地面儿上,宁卫民上辈子听人说过,据说九十年代社会情况非常复杂。>
能让人聊起来就没完的故事比比皆是,比港城电影里演绎的江湖恩怨,展现的爱恨情仇还热闹呢。>
这种情况下,连京城的商业环境也变了,远不如八十年代那么简单,好把握了。>
经商的人在感受到钱不好赚的同时,需要应付方方面面的困难也在同步加大。>
有些传闻甚至比较夸张,虽然不知道真假,而且宁卫民他是做正当行当的,还有外企股东的身份护体,实在没必要害怕什么。>
可有这么个契机,能提前跟公安部门建立起互信和交情,为什么不呢?>
何况老话说得好,好鞋不踩臭狗屎,也算是防患于未然吧。>
宁卫民就不信了,就凭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就凭自己经霍延平介绍已经稳拿把攥要获得组织认可了。>
在京城,还有哪个不长眼的流氓敢主动惹他的?>
其三,宁卫民借此不但为自己在官面儿上铺了路,同时也能给罗广亮和小陶解决一些身份上的麻烦。>
别忘了,罗广亮和小陶还都进去过,属于犯过错的特殊群体。>
他们俩在社会上混,就难免因这种属性被刁难,被另眼相待。>
特别是穿老虎皮的,很正常的事儿和手续,罗广亮和小陶去办都格外费事,总是免不了要被查来查去。>
有时候还得被人翻着白眼教训一番。>
所以宁卫民在此事之后,还专门带着罗广亮和小陶回访了一下市局领导,替他们在市局里挂了个号。>
说白了,这就等于宁卫民亲自出面,给他们俩在法律风险上做了担保人。>
虽然不敢说罗广亮和小陶今后就不会再受到某些人的恶意刁难。>
但再遇到审查盖章之类,手续上的刻意难为,如果宁卫民不在京城,他们也能有个解决问题的门路。>
而且万一他们哪天得罪了人,要是再被人用法律当武器给坑了,起码也能让他们在里面不至于遭遇不公平的对待。>
是的,宁卫民给他们的争取的绝不是官商勾结的保护伞,而是消除成见的相对公平的对待。>
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虽然暂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绝不能说,这就没有实际意义。>
更何况眼下还有马上就能用得上的这份人情的地方呢。>
像交通方面,他们可都免不了要跟交通大队频繁打交道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宁卫民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不把交通规则当回事,在京城横冲直撞了。>
而是因为交通方面也蕴含着丰富的商机。>
别忘了,宁卫民还有个仁和车厂呢。>
尤其人力三轮车这门生意,经营地点已经从天坛公园里挪到什刹海去了,这可和过去大大的不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