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还有,华中局是否能够同意华野和山野联合,这又是一个问题。
我们的问题还不止这些!粟裕司令员继续分析:虽然我们华野和山野都是人民的军队,但是因为部队将士们天南地北,到处都有,统一思想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部队不能高度的统一思想,步调不一致怎么打仗?即使勉强打了,这仗又怎么打,能不能打好打胜。这个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还有,我们还必须上报华中局、上报陈毅军长、上报党中央**。如果大家没有意见,就按照这个想法拟电。
我同意!谭震林举手。
我也同意!刘先胜也举起了手。
我更赞成,真的希望有一天,我们华野和山野能够联合作战!钟期光充满期望的。
粟裕立即打电话给华中局,征求意见。
华中局是以党中央**为首成立的。****中央决定饶漱石任华东局书记。后来,为了加强华中局的领导,****中央又批准以饶漱石、陈毅、黎玉、张云逸、舒同、李林、郭子化组成华东局常委会,统一领导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党政工作。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七省和南京、上海市,地处沿海,浩浩荡荡的长江横贯其中,人口众多,物产特别丰富,无论是陆路、水路、海运,航空,交通极其便利,生产发达,是稻米、麦、大豆的主产地,商业繁荣,有六朝古都南京,繁华大城市上海。因此,华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个地区的广大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曾经顽强的进行过各种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经淞沪、徐州对日作战,连连失利,节节败退,纷纷西撤,南京陷落以后,这片大好河山被日军蹂躏,致使华中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8年,八路军第115师和新四军肩负起敌后抗日的使命,在罗荣桓、徐向前、叶挺、项英、陈毅、**等人的领导下,分别挺进山东和长江南北,依靠广大的华中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收复了大片国土,并在华中和山东建立了苏中、苏北、苏南、淮南、淮北、鄂豫皖边、皖江、浙东、胶东、鲁南、鲁中、渤海、滨海等抗日根据地和民主政权。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山东和华中两大根据地的面积已达1万平方公里,人口六百零二十万。
当华中局接到粟裕的电后,立即同意上报中央,征求党中央的批准。粟裕当时是这样想的,他报告中央及陈毅:经过一周保卫战,因一、六师未赶上,于19日晚退出淮阴。因此华中形势起了基本变化。沿运河线之淮安、宝应、高邮一线,因地形关系很难求得歼灭,只能取得在战术上的胜利,整个运河线以东地区成长蛇形,不利主力作战。为了改变华中局势,我们建议以集中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攻下宿迁,得手后再向西扩张战果,攻占睢宁、灵璧、泗县,并扫除陇海东端之曹八集、大许家等处敌人,以恢复淮北路东地区,第二步攻占津浦路,配合刘邓包围徐州。这样李延年部必须东调,我可在其运动中求得逐步歼灭他之有生力量。如何望复。
次日,山野司令部里,陈毅就接到了华野发来的电报。
陈毅兴高采烈的:这个粟裕呀,总是想我所想,我还没有深思熟虑可否,他就先给我来电喽。
政治部主任唐亮:陈毅同志,粟司令怎么想的,你怎么会知道哇!
我们的陈毅同志上知天地理,下晓排兵布阵,能掐会算哟!参谋长陈士榘风趣的。
哎,别把我陈毅吹的云天雾地哟,我可比不上诸葛孔明。只不过,陈毅兴致勃勃的指着地图:你们看,粟裕的一点儿都没有错。如今华中的局势哟确实是令人担忧。不仅是华野,还有我们山野,都被国民党大军挤压在东临大海,腹背受敌的局面。如此看来,只有山野、华野集中谐同作战,寻找契机,打几个大胜仗,或许可以扭转华中危局。粟裕就是要我们山野和华野握紧了一个拳头,狠狠地反击敌人!这个建议很不错哟!
这样一来,是不是会增加华中的压力。比如,敌人乘虚而入,又怎么办?参谋长陈士榘不无担忧的问。
识大局,顾大局,以大局为重。陈毅司令员充满信心地:只要能够歼灭他******国民党军哪怕只有一个旅、一个师,我们一口一口的吃,总会把他们消灭掉,胜利总会是我们的。我们有广大的受苦受难的人民做后盾,他国民党有什么?不能盯着眼前看,要极目远眺,我们才有信心。国民党最终必败,这是事实可以证明的嘛!
看着陈毅挥手兴奋不已的样子,唐亮:陈毅同志,我赞成我们山野和华野协同作战!
当然,我也赞成两路大军能够统一指挥。陈士榘参谋长笑笑。
那就发报电告中央,同时向粟裕明我们山野的情况。陈毅好像一块石头落了地似的高兴的:同意华中分局20日夜建议,山野、华野集中由淮海区向西行动的办法,并主张两个野指合成一个。
而就在此时的延安,******也十分关心和忧虑华中的局势。
陈毅电报发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