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祥终于知道陈毅之所以发怒的原因了。因为,由于我军在战役侦察上存在严重的失误,加上敌人严密的封锁,情报不能及时的传出,受敌人李延年部佯动的迷惑,不能如实的观察到国民党军的真实企图。仅仅根据侦察到的情况,陈毅、宋时轮决定将山野的主力北移到沭阳方向,打击徐州东进之敌,并照顾鲁南方向,留下山野第九纵队守泗阳。
1946年9月日,山野司令部下达命令:本军为便于新的机动,打击可能由宿迁进犯沭阳之敌,或向南打击可能由洋河进犯淮阴之敌,决以主力转至泗县、沭阳、宿迁地带隐蔽待机。同时,部署将山野第二纵队韦国清部在新集,第九纵队张震部到泗县以南,华野第师成钧部到大兴集,山野第8师何以祥部仍在渔沟守敌。当夜部队按山野司令部的命令立即开始行动。
而此时的华野司令部正处在苏中地区,当粟裕、谭震林得知山野陈毅的作战部署和作战命令的时候,粟裕感觉到问题很严重,立即在华野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
粟裕紧皱着眉头:山野已经部署了兵力,命令韦国清的二纵守新集,张震九纵在泗县南驻兵,命令师到大兴集,8师到仍在渔沟牵制刘汝明部。这个作战方案虽然可以兼顾鲁南,拒敌徐州,保持和我华野的联系,但派主力集结泗阳,、两淮之虞,假如徐州重兵出围,8师何以祥部将无法回鲁,依然照顾不到鲁南;张震九纵兵集泗阳,师成钧兵力聚结大兴集,韦国清二纵兵扎新集,那么战局的形势是,山野必须攻克泗县,否则淮阴、淮安很危险,甚至不保。
谭震林接口道:如此一来,假如淮阴、淮安失手,因为淮阴是我华中解放区首府,那么其结果是,势必在战局与战事上政治影响很不好。不仅如此,还必将影响我华中南线。
参谋长刘先胜也以坚定的口气:如果山野坚持此作战计划,那么必须让我华野攻占淮安后,才能暂时的机动撤离苏中。
政治部主任钟期光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中央军委知道么?
粟裕沉吟半晌道:党中央军委没有明确指示。
我认为,立即电告陈毅司令员和党中央军委,事关整个华中战局和对山东局势。谭震林立即建议道。
这样会不会造成我华野和山野意见不一而对整个战局不利?刘先胜很有顾虑的。
山野只要坚守山东,制敌于徐州,我华野守住华中首府淮阴,才能保住政治地位而不受影响,我党我军的形象才能不受影响。钟期光冷峻的。
既然你们也认为山野的作战行动会带来如此诸多的负面作用,那么我们就电告山野和党中央军委,粟裕严肃的:陈明利弊,等待而动。
于是,粟裕当即致电陈毅、华中局和中央道:我们请求山野必须在泗县打几个胜仗以挫敌锐,否则两淮不保。如两淮失掉,不仅政治影响不值,而且直接影响南线作战甚大。如山野必须离开两淮、泗县而向北转移攻势,则请求将二纵留下,我们当于攻占淮安后,暂时放弃苏中之有利局面,而转移主力与淮、泗。
粟裕一宿未眠。他在想着山野和华野如今面对的却是******大军的强攻之势。倘若丢失华中,华野必须被逼挤压山东,如此一来,我军只有守山东,否则退据东北。想到这些,粟裕的心情特别的沉重。他也明白,陈毅此举也不是空穴来风,必有他陈毅的绝妙之处。粟裕回想到他和陈毅一直是亲密的战友。他知道陈毅不仅敢于大刀阔斧,而且很会统筹全局。陈毅善于运筹帷幄,他的战略思想总会异想天开的绝妙,危机重重下总会创造出奇迹。自从新四军创建的那时起,第一、第二支队东进苏南,和他陈毅一起开辟并建立了茅山根据地。那时,新四军成立了江南指挥部,他任正指挥,我粟裕为副指挥,我们配合得既密切而又相互呼应,曾经威震敌胆。粟裕每每想到这些,心情就特别的宽慰。后来,他又和陈毅渡过长江北上,成立了苏北指挥部,陈毅和他还是一起携手,一正一副的指挥着新四军驰骋疆场。粟裕想,这么些年来,他们之间有默契,也有意见不一,但大多数还是他陈毅把握主方向。粟裕曾经辅助陈毅指挥了著名的黄桥战役,更使得他们之间友谊加深,亲密无间。皖南事变期间,他陈毅临危不惧、不惊,沉稳、冷静,终于和他粟裕一起率军突出重围,挽救了新四军不至于全军覆没的结局。后来,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任代军长,他粟裕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长期的作战,使得他陈毅和他粟裕之间早就形成了相互信任,并肩作战了。可是,这回,粟裕认为陈毅总有不妥。他必须建议他陈毅,提醒他陈毅。粟裕想着这些,就更加难以入睡了。
天亮,粟裕就带着一丝疲倦找到谭震林:我还是不能理解和不能同意陈毅司令员的作战计划。这样太危险!
粟裕同志,不是已经电告陈毅和华中局、党中央了么?谭震林很吃惊地: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以你我的名义再次电告陈毅司令员和华中局,三思而谨慎行事。粟裕无限焦虑的:我思虑了一宿,很必要这么做。不然,我难以负责啊!
司令员,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