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复唐 > 第五卷 九州风雷 第440章 补天之石

第五卷 九州风雷 第440章 补天之石

上一页复唐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却有三利。其一,左右卫与左玉卫,他相当的熟悉,此为知己;对吐蕃,他也并不陌生。几年前在兰州,他就只身进入吐蕃大营说得论弓仁来降,此为知彼;其三,既然是到过兰州在那里带过兵,刘冕对河陇地形天候也是了如指掌。再加上他足智多谋勇冠三军,实是接掌帅印的不二人选

臣附议张仁愿重重一抱拳,微臣还请愿随刘冕一同出征为国效力,请陛下恩准

武则天并没急于说话,而是转头看向了武三思:武三思,你怎么一言不

臣臣附议武三

抬头拱手拜言,刘冕,的确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比较合适武则天冷哼了一声,那你可有更加合适最为合适的人举荐吗

武三思胆战心惊惶恐不安:回陛下,微臣没有。

连武三思都不敢多话了,群臣很容易就统一了意见达成共识非得搬请刘冕出山收拾残局不可

可是武则天仍有些犹豫。审时度势,她何尝不知道如今刘冕是唯一可用之人可是如果再度启用他,自己这张皇帝的老脸往哪儿搁

就在不久前,她这个皇帝还洋洋自得的派人去刘冕那里炫耀过呢无非是要向刘冕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别以为你真的很了不起,我大周缺了你就真的不行。看吧,这西征没有你,照样大胜。

这才过了几天,怎么就风云突变成了这副样子

武则天知道,自己后悔了。平生很少后悔的她,真的后悔了。

她在想,或许从一开始,她就错了。整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以攻代守主动出击,这都是刘冕提出来的。这个大胆勇魄又富有创意的战略,同样也不是一般庸碌之辈能够执行的。从一开始,要么就不要采纳这样的军国策略,要么在采纳之后就该让刘冕来担纲。

这是最让她后悔的。

可是当时她这个皇帝的如意算盘,不得不围绕东宫之争这个核心。李武两家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勉强可算势均力敌,可是在军队之中却是严重失衡。以刘冕为的少壮派将领,手中握有大周大部份的兵力,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身为皇帝,如何平衡党派势力方便自己的驾驭乃是第一要务。正因为这个思想,她才苦心孤诣的想出了武懿宗挂帅黑齿常之从旁辅佐让刘冕的战略思想与右卫精锐之师一起代做嫁衣的高明之策。

没有想到,这一切全都办砸了

原本在皇帝的心目之中,西征的政治意义就远大于军事意义。有黑齿常之这样的稳重之人从旁辅佐,西征大军只要稳打稳扎没有大起大落,不求大功但求没有大过,这目的就可以达到了。

可是偏偏出现了这样巨大的篓子,已然无法收拾

这太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武则天这下真的头疼了,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一时没了言语。

狄仁杰一双老眼仿佛看穿了皇帝的心思,上前半步拱手低声道:陛下,此事极为重大,不可仓促以下定论。正当午时,微臣建议陛下何不先行用膳略作休息,稍后再议

武则天听出了狄仁杰话中之音,点点头道:如此也好。众卿都辛苦了,午时就都留在宫中吃顿便饭吧。朕也的确是累了,稍事休息一会儿。婉儿,命尚食局安排众卿午膳。

上官婉儿领过旨来,带领众臣出了房。

群臣方才退出房,心急的李昭德就扯住魏元忠与狄仁杰道:二位,这件大事该如何区处,已是显然易见。皇帝为何还要迟疑不决难道她心目中还有比刘冕更适合的人选要不我们一起再去奏请皇帝一番

不要。狄仁杰与魏元忠异口同声,然后心照不宣的同时笑了一笑。

你们笑什么打的什么哑谜李昭德急了,快快告诉老夫。

狄仁杰正待说话,身后传来上官婉儿的声音:狄阁老,陛下有请。

哦,马上就来。狄仁杰意味深长的对着李昭德笑了一笑,转身走了。魏元忠拉着李昭德往尚食局走去:走吧,没什么可操心的了。刘冕,必能顺利挂帅。

御房中,武则天单肘支在御案上,用手指按着额头,一副苦恼郁闷的神情。狄仁杰入见后立下堂下,武则天焦急道:怀英,方才人多嘴杂,朕知你未尝尽言。给朕说说,朕是不是真的应该启用刘冕挂帅,来收拾这一桌残局

毫无疑问,刘冕就是不二人选。狄仁杰非常肯定的回答,陛下,不必有什么顾虑了。

可是武则天面露难言又止,长叹了一口气道,朕,却有难言之隐衷啊

狄仁杰也不追问,只是淡然的微笑:那陛下何不派个说客前往,让刘冕主动请缨来领过个帅印

哦武则天愕然一惊显然喜出望外,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谁可前往

狄仁杰面带微笑拱手而拜:陛下若信得过微臣,微臣倒是愿去那汴州走一遭。

武则天的脸色顿时阴霾转晴,露出喜色指着狄仁杰快语道:事不宜迟,你马上动身

微臣遵旨狄仁杰领了旨意,转身欲走。

怀英武则天突然出声一唤,还起了身来走到狄仁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复唐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