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帝国玩具 > 第九百二十四章 欢迎,达瓦里西

第九百二十四章 欢迎,达瓦里西

上一页帝国玩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历史上,他们将不必带着遗憾退役了。作为中国第一批完成宇航员培训的预备宇航员,他们在那段历史上只能成为中国真正的第一批宇航员的教练,看着自己的后辈登上太空。等到中国拥有送人上太空能力的时候,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职务都已经错失能够上太空的窗口了。从1995年开始准备,他们也许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但是最终却永远也没有等到那一天

这样的无奈,至少在这个时空中不会再有了。

从中国空军飞行员中万里选二的两位宇航员,将代表中国人实现千年来的太空梦想。他们不仅要登上太空,还要在太空中工作、生活,最后再乘坐太空飞船重新回到地球。

让我们记住这两位并不曾踏上太空的中国宇航员,他们与登上太空的中国航天员一样,都是伟大的英雄。

等到三位航天员进入飞船,发射塔架周围已经开始清空。人员和车辆、物资从发射现场撤离,周围的村庄和发射场周围的机构也开始撤离和警戒主要是怕火箭掉下来砸到人,曾经有火箭发射失败,村民被疏散结果招待所里却还有人没撤离的事故发生,所以发射前的检查还是非常严格的。

央视的直播里,画面已经转到了火箭发动机的底部视角。被漆成红色的喷口下面烟雾缭绕,足足二十个喷口充分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多就是好,大就是美!”。

撤离程序完成,发射进入倒计时阶段。

十分钟准备

随着时间越来越近,从文昌到漠河,不知道有多少人聚集在电视机前,焦急而忐忑的等待着火箭的升空。

哪怕是胡文海,这个时候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

对于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真的太需要、太需要有些东西能够证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几乎所有主流声音都在否定它的价值的时候,有什么能够证明

证明我们,中国人也是人!

1997年6月30日,此时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正安静的在电视机、收音机前耐心的等待着。

一些乡下和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或许并不能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电视或者收音机,但大家哪怕顶着六月的炎炎夏日,也要聚在一起找上一台能够受到外面信息的电器,眼巴巴的、坐立不宁的盼望着。

“我们真的能送人上太空吗?”

“中国这都几千年了,送人上太空的事情还是头一遭啊!”

“老天保佑,可一定不要出差错呀!”

“瞎说什么乌鸦嘴呢!”

“嗨”

一些知识分子倒是在报纸上、杂志里,摇着折扇指点江山:“中国经济还很不发达啊,胡文海有钱拿来往天上打,怎么就不能给穷人扶贫呢?”

当然,胡总可不是唾面自干的人,也不像国家需要表现出所谓的“言论自由”来。如今还敢给他上眼药的,已经是比较珍稀的动物了。

和有冷气吹的人不同,这些真实的普通人才没人去关心,送三个人上天的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希望这三个人里的两个中国人,能够一切平安顺利的去到他们的目的地,然后再平平安安的按时回到他们的家里。

加入,能不能赚钱?能,跪着。有了东风快递能不能站着?能,山里。

那有了东风快递再加入,能不能站着把钱赚了?

普通人关心的其实就一件事,我们能把人送上太空,是不是就可以不受别人欺负了?至于说贫穷还是富裕,我们自己有手咧!

在49年后的中国人心里,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么一件事。我们做到什么程度,才能不再受人欺负?

送人上天,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答案。不管这张答卷是否已经写完,香江回归这一天无疑至少是一次期中测试。

为了这一天,中国人已经努力奋斗了足足一个多世纪。

从1840年南京条约签下那一刻开始,到1860年北京条约,以及1898年拓展香港界址专条,英国人用坚船利炮加诸在中华民族身上的屈辱、苦难、分离,要直到这一天才终于结束。

香江本身并不重要,但是香江的土地上再也没有英国国旗很重要。

香江的回归不是穷亲戚继承了一大笔财产,不是为了证明中国人有多么了不起。我们只是想告诉那些国际强盗们,中国失去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回来!

1997年6月30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大家好,现在能够看到,联盟火箭已经通过垂直转运进入了发射塔架。我是前线记者水均益,距离发射时间还有15分钟,发射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所有工作人员已经从发射场撤离。下面我们请导播将信号切换到发射指挥中心。”

电视里、电台里,水均益的声音正在清晰的传来。就在此时,他几乎是一人开口全国静音。

人们或者瞪大眼睛、或者竖起耳朵,等待着宣告那一刻的来临。

“十分钟准备”

电视里,就在所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帝国玩具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