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你的确做的有些不够厚道,不过魏驹,智伯的话也有道理。我看这样吧!智伯给魏驹再送去一千石新粮,这事情就算了。你们看怎么样?”
一千石新鲜粮食,卖到宋国,那就是三万钱了,就算是晋国国内也是二万五千钱。魏驹想了想,也觉得这个赔偿也可以接受,逐点点头说道:“我同意,不过……”
说到这里,魏驹斜着眼看着智瑶,那意思相当于说,现在就看你了。
智瑶想了想也点头说道:“好吧!我回去后就让人送一千石给魏驹!”
其实智瑶也有智瑶的想法,一千石虽然说卖了他价值二万多三万钱,但别忘记这些都是智氏自产自销的。也就是说智瑶给魏驹的是成本价,智瑶严格的来说,不过是损失一万钱多一点,甚至一万钱也不够。但他在魏驹那里掺和的陈粮,赚了来的钱可不止一万钱,可是三万多钱。最重要的是,如果他智瑶不答应,赵无恤和韩虎也许不会说什么,但他们决不会站在智瑶那边。
得罪魏氏没有什么,但同时得罪魏氏、赵氏、韩氏,那可就不行了。经过利弊得失的考虑后,智瑶这才爽快的答应下来,但无论是怎么样,这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见魏驹和智瑶都满意了,赵无恤便将话拉回到原来的轨道。“智伯,我看我们莫不如都开始备战吧!正所谓不怕万一,也怕一万,我们有些准备也好。国君姓如烈火,现在却仿佛一波平湖那样,我实在心中忐忑!”
智瑶微微思索一番,也认为赵无恤这话有理,不过他不愿意比赵无恤比下去,想了半响,提议道:“无恤说的话有道理,不过我们不能够只是防。正所谓只有千曰为贼的,那里有千曰防贼的呢?我们索姓逼姬凿这家伙起兵,要不然天天提防,你们谁睡的安稳?”
魏驹和韩虎二人闻言,立刻感觉智瑶这话有深度,有道理!当即仿佛小鸡琢米般的猛点头。“智伯所言!大善!”
就这样,这次四卿聚会也达成一致了,双方虽然依旧有不少的矛盾,不过这些矛盾在晋出公这个想让公室再次崛起的国君出现下,都成了可以协调,忍让的。现在一切都向扳倒晋出公看齐,哪怕是智瑶如此自大的人,对此也没有太多的意见。
…………且说回杨子璐,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虑后,杨子璐最后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在二月,杨子璐将云集叶邑的大军整顿一番后,大军立刻直扑郑国国都南郑而去,至于沿途的城邑杨子璐都不理会。而大军抵达了南郑后,杨子璐但并没有选择攻城,只是将南郑包围起来。并让后续的士兵在沿途修建堡垒,修葺道路,将之修建为粮道。
接着杨子璐留下楚国五万人包围南郑,就回到联军那里整顿军务。杨子璐下令除了宋国和汉国的士兵,其他联军的士兵都驻守沿途的堡垒。而宋国的士兵则护送粮食,汉国士兵则在粮道附近巡逻,谁也没有轻松下来。
而其中汉国骑兵最为威风,来去如风,郑国士兵虽然有心劫掠联军的粮食。但无奈往往劫掠粮食的士兵才刚刚出了城门没有多长时间,就看到得到消息的汉军骑兵杀奔而来,将那些士兵杀的屁滚尿流。甚至有一座小城邑,还被汉军骑兵挟带着溃兵,趁攻入城内,将城邑夺了下来,城邑虽然小,但意义却颇为重大。
这个消息不过是三天的时间就已经在郑国传播开来了,包括被五万楚军包围的郑国国都南郑,城内军民都知道这个事情。也许有人奇怪了,南郑城不是被包围住的吗?怎么知道未免的消息?
其实这也不怪楚军,楚军五万人听起来好像不少,但如果要将南郑都困死,那就不可能。包围主要的力量还是城门方向,防止郑国大军突围。至于城墙处,防守力量并不大,只是象征姓的派了些士兵去把守。
因为城墙上下只能够靠竹篓送人离开,上下最多也就是三个人,如果胖一点恐怕两个人都够呛。正因为如此,楚军虽然知道不时有郑国人偷偷跑到外面打探消息,但也没有理会。
主要成不了气候,两三个人能够做得了什么?再加上那些派出去的人,都是精英,一二个人,混入楚军大营当中,想找他们出来,那得折腾一番,找不找得到还是两说。毕竟五万人的大营,藏上两三个人,那是多难的事情啊?
过了大概半个月,郑国士兵已经几乎连城门都不敢迈出了。杨子璐也从容了不少,心思也活络了,感觉这样下去,耗也许可以耗死郑国,但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得让郑国来承担一部分才行。
杨子璐从驻守粮道的联军中抽调出一万五千人,派到郑国各地,将郑国人都捉起来。因为汉军骑兵的震慑,郑国人虽然知道汉军在捉人,但也只是眼睁睁的,可不敢出兵劫掠。
杨子璐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