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女人春欲 > 第174章 神秘的买花人

第174章 神秘的买花人

上一页女人春欲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介绍了一番。老人就很高兴。

“我觉得我该见见您,如果我猜得没错,您就是老屋的旧主人,对吧?”

但在电话里,老人没给我一个具体的答复,没说是,或者不是。

“小刘,咱们有缘,都姓刘。正好,我也想见见你,如果你愿意,就来金光镇一趟,我还在镇上,没走。”

“好。

我就强打精神,换了一身衣服,骑上摩托车,突突突地开出花卉园地,去了金光镇。

刘许儒在镇上一家新开的茶馆里等我。六十盆兰花都齐排排地放在他大车内的后备箱里,竟然也都能放下。刘许儒比我想象的年轻。六十岁的人了,但看着就和五十左右的差不多。我想我爹也和他差不多的年纪,那乍看第一眼,可是比刘许儒要老上许多啊。

“请坐。”刘许儒很热情,他带着我上了茶馆的二楼一间雅座。

我就不客气地坐下了。

“小刘,您想喝点什么?”他说,金光镇虽然是镇子,但也没见得有多落后,超市啊茶馆啊饭馆啊公园啊一应设施齐全,“十年前,我回来过一次,那时的金光镇,看着还挺落后,远远不及现在……”

刘许儒还感慨了一番。

我就尊称他一声刘先生。可刘许儒听了,连连摇头:“不用。你我不用客套。人和人的相遇都是缘分。我既然叫你一声小刘,那你不如叫我一声老刘好了。”

“不不不。”我觉得这样不太恭敬。且不说别的,就论年纪,也长我三十多岁。

“你叫我老刘,我才高兴。”他还主动给我斟茶。

看得出,刘许儒是随性之人。这样一想,我也不和他客套了。

“老刘,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把花房里的兰花都买光了?”

他就幽幽一叹:“想闻闻泥土的清香。”

我就试探:“那,您老家就在八爪村吧?”

他就看着我,目光有点儿潮湿:“小刘,这么和你说吧,我不是村里的人,但我的父亲是。我父亲已经不在了。房子是我父亲家的,但却也算不得是我的。”

这是什么意思?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点,父亲的,不就是儿子的吗?

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小刘,你想知道,我就告诉你。这个故事,其实说来并不让人快乐……”在这间小小的包房内,刘许儒就对着我,缓缓地说起了他父亲的旧事。

原来,刘许儒的祖父,是前清的一个举人。大清亡了,但举人这个身份还是很有地位。虽然不能当官,但靠着几百亩的田地和城里的房产,刘家的日子并未随着民国的建立,就此破败下去。回到村里,刘许儒的祖父还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乡绅。刘许儒的父亲,行事却和父亲大不一样。他读过新书,学过医,但都半途而废。二十左右,家里就给他定了一门亲事。结了婚后,刘许儒的父亲不久就冷落了妻子,却看中了一个家里新买来的丫鬟。时间一长,就将丫鬟的肚子弄大了。丫鬟虽然大了肚子,但因为平时穿着宽大的衣服,肚皮儿又用束带勒得紧紧的,居然没让人看出半点的破绽来。

也许是刘许儒的妻子看出了一点破绽,还是那会儿日本人入侵,不少大户人家都忙着清减家里的佣人人数,以便逃亡。这个叫小桃的丫鬟也在被清退之列。但就在清退的第二天晚上,小桃腹痛,提前生下了孩子。这下可是惹怒了主人,询问小桃,这是谁干的?小桃就说是少爷。刘许儒的祖父一生最重视的便是名声。他容不得儿子染指家中丫鬟,败坏门风,一怒之下,就将小桃连同新生下来的孩子,一起打发了。

刘许儒的父亲于心不忍,就背着家里,依旧在接济小桃母子的生活。一九四九年,国民.党军队撤退台湾,许多大户人家惧怕共.党,都带着金银细软离开大陆,转道去了香港。临走之前,刘许儒的祖父却找到小桃母子,允许她的孩子姓刘,也算认祖归宗了。他命小桃帮着管理村里的祖屋田产,等时局稳定下来后,再回来。可谁也没有想到,刘家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祖父死在了香港,父亲因为不善经营,在香港的生活也极度不如意,极度潦倒。

“我的父亲,和他的妻子也生下过两个孩子,但都在三十多岁生病去世了。我父亲跟随我祖父去香港之前,给我母亲留下了一箱的银元。我母亲也认为,终于可以不必在外吃苦,可以回到刘家的老宅享享福了。但很快田产房舍就被没收了。母亲因为不是父亲法律上的妻子,村里不承认她的身份。母亲被赶走之前,将那箱子的银元埋在了厨房的地板之下。后来,母亲改嫁,嫁到了上海。临死的时候,才嘱咐我,有机会一定要回八爪村看一看,如果银元还在的话……”

果然,刘许儒还是提到了银元。

我刘射不是贪财之人。听了这话,我即刻就道“老刘,实不相瞒,那箱子的银元的确还在,有一天被我无意中挖到了。”

他就很激动,脸色泛出一丝红润。

“一共六百个。你在这等等,我马上回村,把银元送还给你。”

见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女人春欲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