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恐怖小说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第649章 狡猾的多铎

第649章 狡猾的多铎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色,孔友德立即说道:

“王爷,我们马上走,金蝉脱壳……”

……

杏山城内,孙传庭已经知道,他面对的同样是一支装备火器的部队,拥有近百门大小火炮的建奴军队。

若多铎主动攻打杏山,孙传庭完全不惧,他守住杏山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可他麾下只有五千秦军,若主动出击攻打镶白旗,孔友德火枪阵可以无视,但那百门火炮必然重创明军。

孙传庭在等待一个时机,一旦皇太极兵败乳峰山,多铎必然会退兵,那时明军可以全力出击。

在此期间,杏山守将杨振多次请令,他要求率领麾下偷袭建奴,但被孙传庭拒绝。

在此期间,孙传庭派出多路夜不收侦查建奴情报,可以说他们对镶白旗的情报尽在掌握。

今日一早,孙传庭就接到夜不收报告,建奴昨夜似乎有所动作。

接到报告,孙传庭立即传令全军出城,今日无论多铎战与不战,明军都要发起进攻,孙传庭不打算再等。

大军出城后,建奴依然营门紧闭,无论明军怎么叫骂,多铎始终不出战。

杏山守将杨振再次请令,要求率兵打头阵,这次孙传庭终于同意。

杨振也是猛的一逼,他率领杏山人马直接杀入建奴大营。

见杨振两千人马能轻松破营,孙传庭大吃一惊,他一声令下,李寿廷和虎大威立即率领麾下杀入建奴军营,及时支援杨振。

三支人马把建奴大营杀的尸横遍野,往日勇猛的建奴镶白旗,今日却如此不堪一击。

很快,杨振李寿廷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他们发现被杀的基本都是蒙军和旗丁阿哈等炮灰,真正建奴很少,最多一个牛录。

接到报告,孙传庭立即知道发生何事,多铎他们肯定已经提前跑路,留下的基本全是炮灰。

虽然都是炮灰,但也有一万多人,其中有镶白旗建奴满洲兵两百多,蒙军两百多,汉军三百多,并且在整个战斗中并未使用火器。

此次杏山之战,虽然让多铎金蝉脱壳,孙传庭却发现杨振还不错,他决定回朝后向神武皇帝推荐这个年轻的将军。

至于多铎和孔友德逃跑,孙传庭知道皇帝不会责怪他们。

因为他们来支援杏山时,神武皇帝的命令是坚守,尽量不要主动出击!

孙传庭率领人马较少,不可能像黄得功孙应元他们那样有实力杀灭建奴一旗人马。

只要拖住多铎镶白旗即可,这样会让乳峰山的明军减轻压力。

杨振虽然在明末不怎么出名,但却是一个忠义之士。

他是宣大总兵杨国柱的儿子,历史上为大明战死。

杨振,世袭为义州卫指挥使。

天启二年,河东失守,归路断,杨振之母自缢。

杨振随父及弟夜行昼伏,渡鸭绿江入皮岛,毛文龙知其父子才,并署军职。

毛文龙死后,杨振归袁崇焕,为宁远千总。

崇祯二年清军进犯畿辅。

杨振随军入卫北京,救开平有功,进都司佥书,邮马山之战,以游击进参将。

久之,擢升副总兵,监军太监高起潜招致之不往,高起潜以他事诬陷落职,后朝廷用方一藻推荐,复官。

松锦之战,松山被围,巡抚方一藻议遣兵救援,诸将莫敢应。

唯独副将杨振请行,至吕洪山遇伏,一军尽覆亡,杨振战死!

杨振从父杨国柱,崇祯九年为宣府总兵官。

十一年冬,入卫畿辅,从总督卢象升战贾庄,卢象升战殁,杨国柱当坐罪。

大学士刘宇亮、侍郎孙传庭皆言其身入重围,非临敌退却者比,乃充为事官,戴罪图功。

崇祯十四年,祖大寿被困锦州,总督洪承畴率八大将往救,杨国柱先至松山,陷伏中。

杨国柱突围中矢堕马,不幸战死,二子俱早逝,可谓满门忠烈。

盖州

潮水般的清国骑兵涌来,在他们前方,是马术娴熟的轻骑,而掩在他们身后的,是骑人双甲,马也披甲的建奴死兵。

这些死兵们,不但自己骑着重马,还用兵器驱赶一些马群,妄图用此破开明军军的军阵。

不过,由死兵驱动马群的,多是明军前方六个小阵中,略为靠右方的三、四个小阵。

因为相较左边,那边地势较为平缓,适合快马重马冲锋。

那些马术娴熟的轻骑,离明军军阵二、三百步时,还做拔马回旋的动作,妄图故伎重演,吸引明军开炮开铳,以前打明军皆是如此。

不过前方明军六个小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