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靖安侯 > 第五百二十二章 两个巧合

第五百二十二章 两个巧合

上一页靖安侯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二位年兄都补了京官,真是可喜可贺。”

三个人是洪德七年中的进士,现在已经是洪德九年了,六部观政早已经结束,在沈毅看来,既然这两位同年还在建康,定然是做了京官了。

听到沈毅这句话,年纪轻的孙鲤满脸尴尬,而应先生则是苦笑了一声,无奈道:“我二人哪里有补京官的福分?只是吏部那里一直补不到官,我们就只能在建康城里等着。”

说到这里,应先生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好在去岁年底,吏部终于给补了官,等过些日子开了春,我二人就可以离京赴任了。”

一旁的孙鲤看向沈毅,目光里尽是艳羡:“我与应先生二人,苦等近两年才补了官缺,听说子恒你,此时已经是六品兵部主事了。”

“虚领职位而已,并没有实任。”

沈毅谦虚了一句,抬头看向这两个人,笑着说道:“不知道二位年兄补了哪里的官缺?”

应先生捋了捋自己下颌的胡须,笑着说道:“我运气好一些,补了浙江温州府乐清县知县,距离咱们江都不算特别远,要是想家了,还可以回去看一看。”

一旁的孙鲤无奈的叹了口气:“我的运气就稍差一点了,补了广东广州府新安县知县。”

“距离江都,千里之遥。”

一旁的应先生笑着说道:“少要卖乖了,那新安县乃是省府下辖县,将来你升迁的路子,要比我广得多了。”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对自己的将来无限憧憬。

语气里,满是高兴。

但是沈毅的脸色却有些古怪…

因为温州府乐清县,是抗倭军的船坞以及火器作坊的所在地,也是抗倭军目前整体驻扎的地方,算是抗倭军的老巢了。

而广州府新安县,正是广州府闹海患最严重的地方,也是抗倭军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心所在。

如果只有一个,那还可以理解为巧合。

两个人,都这么巧,那就肯定是有人安排了。

而能够影响吏部人事任命的,除了吏部的几个堂官,也就只有皇帝陛下了。

如果真是皇帝干的,那么他的目的就不难猜了。

安排两个甘泉书院的地方知县,好让沈毅在东南办事,办的更加得心应手,不必要跟地方官府扯皮。

想到这里,沈毅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之后,看向了皇宫方向。

看来…

皇帝陛下依旧非常重视抗倭军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靖安侯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