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 第169章 传讯玉符

第169章 传讯玉符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常。  不管是谁摘下来的西瓜,蒋禹清通通让人送到门口去过秤算账,包括自己摘下的在内。    公主们在西瓜地玩够了以后,又去了桃园和葡萄园摘果子。其中最开心的要数明阳公主,她说她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好玩的事情。    蒋禹清想起她从前经历过的那些苦难,十分心疼说:“您要是喜欢可以每天都来。”    谁知明阳公主“嘁”她一声,故作恼意的嗔道:“我才不要每天都来,岂不是白白让你赚了银子去。    你倒是发财了,我的荷包可要大缩水了。”    闻言,大伙儿都笑的不行。    蒋禹清玩笑道:“您还差这俩钱,我可不信。想不到阿衍的姐姐中还有一位顶顶的守财奴?”    明阳公主“哎”了一声:“我就守财了,你又能奈我何?”说完大家伙笑的更历害了,她自己也笑得不行。    蒋禹清很喜欢这样的明阳公主。这样的人生才是鲜活的人生,不再是死水一潭。    老家青州来信,蒋禹清的四哥、五哥要成亲了。    时间定在八月十二,就在中秋节前几日。    娶的是现任零州知府李文昌的一对双胞胎嫡女。    这位李文昌李大人,蒋禹清也认识。他是蒋爹的同科进士,两年前在福州任知府。    当初福州海战活捉板田,大军凯旋的时候,他还专门为水师的将军们设宴请功,蒋禹清也参加过,与他说了会子话。    也就是在那次,她的俩个倒霉哥哥正好游学到那里,机缘巧合之下,被李文昌收留了一夜,从而认识了他。    没想到一年多前,李文昌被平调到了零州任知府,这两货正好又考上了举人,参加府衙举办的鹿鸣宴时,就被李文昌认了出来。    一问才知,这俩位竟然是蒋国公府的公子,于是乎缘份就这么结下了。    京城离青州二千多里。蒋文渊和蒋禹川如今都有差事在身,是绝对回不去的。    他们走不了,陆氏也走不了。否则,若大的国公府,连个打理后院的女主人都没有,这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所以,这次注定了只有蒋禹清一个人回去。蒋禹清又有一年多没回青州老家了,正好回去看看。    她把这事儿告诉景衍的时候,这家伙又叹了好久的气,十分哀怨的说:“又有好长的时间看不到清清了”。然后反反复复念叨着,让她务必记得早去早回。    自由的灵魂蒋禹清会那么听话吗?当然不。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只要离开了京城,那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乐得自在。    于是七月中旬的时候,蒋禹清就离开京城回青州老家。    邱神医知晓她的本事,知道宝贝徒弟这是在做戏给外人看。只要出了京城,谁会知道她去了哪里?    于是托她去趟西南边境的千色城,找她的一位师叔,取两味极稀有的药回来,蒋禹清满口答应。    到了千色城师傅说的地址,却没找到人。    家里只一个小药僮看家,说他师傅往南疆采药去了。怕是还要过几天才会回来。    蒋禹清无法,在城中寻了个客栈住下来,寻思着再等几天。    好在千色这里气热虽然炎热,水果却是棒极了,也不算无聊。    蒋禹清爱吃的芒果、荔枝、龙眼、山竹、红毛丹、榴莲等,这里应有尽有,而且价格超极便宜。    吃完的种子,全部种到灵境里,只要过上几天,她就有吃不完的水果了。    她住的客栈楼下有个书信摊子,摆摊的是个清贫书生,每日里或替人写书信,或是给书肆抄书为生。    书生的字写的很不错,蒋禹清无聊的时候,也会趴窗台上看他写字。    这会儿他正往一本空本的书册上,专心的摘抄报纸上的大儒文章,一丝不苟。    大夏的印刷术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印社耗费巨大,并不是每个州府都有的。且印出来的字迹,只能算是勉强能看。    印些风月话本之类的尚可,印四书五经之类的很少。    一来路途遥远,印好的书,运到各地价格也着实不菲,比手抄的相比,价格也便宜不了多少。    二来,文人仕子们都将之奉为经典,既是经典又怎可敷衍了事,因此这类的书籍还是以手抄为主。    蒋家未发迹前,她爹爹也是抄过不少书的。    这时一个包着头巾,手挽着竹篮子的妇人走近小摊,轻轻的唤了书生一声。    书生抬头一看,立即温柔笑了:“蕴娘,你怎么来了?”    妇人取下篮子,掀开盖布,露出几个饼子来,道:“见你这么晚还没回家,估摸着是又顾着抄书忘了时间。”    书生接过妇人手里的东西,拉到她到一旁坐下,开始吃东西,夫妻俩有说有笑。    不知为何,蒋禹清总觉得这个声音好生熟悉,她使劲的盯着那妇人看。    那妇人也感觉到头顶某处的视线,抬头向她的方向望来。    一时四目相对,蒋禹清惊呆了!    “灵蕴——”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