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一八二章 天经地义

第一一八二章 天经地义

上一页寒门状元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主,是边军还是京营兵……天时地利人和等诸要素,皆要考虑,除此勿轻易言兵!”

问得刁钻,答复也很圆滑。王守仁没有正面作答,但答出来的东西,却让谢迁挑不出弊病。连一些老臣,听完都在那儿点头,感到王守仁说得通情达理。

谢迁冷冷一笑:“多说无益,你且说,多少兵马?”

王守仁想了想,给出个折中的数字:“以如今战局来看,非十万兵马,不可驰援!”

面对王守仁的诡辩,谢迁冷笑不已。没有十万兵马都不能驰援,土木堡形势该有多恶劣?偏偏还在这儿谈论土木堡突围之事,在谢迁看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谢迁道:“如此说来,沈溪小儿若无十万兵马,休想从土木堡回来咯?”

这种问题,明显是抬杠,王守仁哪里敢随便作答?

李东阳出面说和:“于乔,土木堡之事,不早有定论?为什么还要在这里为难伯安?他不过据实以陈!”

谢迁本想说,什么据实以陈,根本是泼冷水,还是完整按照你李大学士的意见在泼,为的是让人明确沈溪小儿无法从土木堡回来,他的逝世好似多么天经地义,浑然忘了当初是谁否定沈溪的奏禀,感到他是无中生有地博取功劳。

“那就持续据实以陈吧……老夫倒要听听,能议出个什么成果来?”谢迁蓝本站着,此时他索性找了张凳子坐下,甚至翘起二郎腿,一点也不顾忌他内阁大学士的风采。

一众朝官面面相觑,他们看出谢迁的恼怒,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劝。即便那些跟谢迁平日关系不错的朝臣,这会儿也不敢站出来为沈溪说话,毕竟土木堡只是一座放弃的城塞,没有出兵援救的价值。

王守仁被谢迁这一闹,之前的自负消散不见,一张脸涨得通红,耷拉起脑袋,显得有几分自惭形秽。李东阳却出言勉励:“伯安,持续说,下一步你谈谈长城内关驻守……”

之后王守仁再谈用兵之策,谢迁怎么都听不进往。

实在不用王守仁说,谢迁自己心里也明确,现在京城的盼看,只能寄托各路勤王兵马,此时朝中没涌现大面积的迁都议论已是好的了,换作当年土木堡之变时,“迁都”的声音早就响彻朝野。

问题重要还是出在鞑靼人身上。

鞑靼人取得张家口堡、宣府镇城的成功后,并没有急着东进,而是采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法,先将大同镇和太原镇派出的援兵给歼灭,这才挥兵长城内关,如今居庸关告急,但并未涌现大的险情。

鞑靼人那边打得不急不燥,朝廷这边就显得不温不火。

大明缺乏朱祐樘这个主心骨,蓝本此时最好的措施莫过于让太子监国,由太子来拿定主意,即便太子不参与到军政策略的讨论中,也可以让太子代天子拍板,这样会让朝中大臣安心很多。

但现在的问题,太子朱厚照根本不成气象,从天子到朝中大臣,都没有将朱厚照当回事,以至于朱祐樘一病不起后,朝廷就少了拍板之人,居然让大臣自行商议。若是平日军国之事,或许没本日这般拖拉,问题是现在所有行军打仗,包含勤王、驻守等事宜,都不是随便一个朝臣能担负的,没朱祐樘首肯就是不行。

王守仁说过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又有几名官员出来说话,但这几人的意见居然还不及王守仁。

如此一来,就连谢迁也不得不承认,王守仁在分析当前时局颇有独到之处,尽对是个可造之才,但想到王守仁对于土木堡之战的评价,他心头就是一阵恼火,再想到王守仁跟沈溪同科进士,谢迁更是来气。

“看看人家王伯安,好好地当官,一步步成为朝廷柱梁。反观沈溪小儿,被你们抬到高位上,委以重任却又不信任他,污蔑他谎报军情、战功,现在还将他置之逝世地,真是让人冷心啊!”

谢迁可不会承认是自己间接害了沈溪,他感到是李东阳、马文升、刘大夏等人对沈溪的不信任,才让沈溪落得被困土木堡的结局。

朝堂议事,在进行两个多时辰后宣告结束。

谢迁听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浑浑噩噩,头脑一片糊涂,事后他回想一下,甚至想不起除了王守仁那段关于对土木堡战事的议论,还听到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似乎别的分析都只是纸上谈兵,完整没有实用性。

“若是沈溪小儿在,必定分析得头头是道,什么大局、细节,还有对于未来的断定,尽对是一说一个准儿!”

由于朝廷需要人出来主持大局,作为内阁首辅的刘健,以及次辅的李东阳,此时此刻也难以再用之前那些告假的借口不进文渊阁值守,谢迁便有了更多时间回府。

成果他还人还没走出午门,马文升已快步跟了上来,那腿脚之灵活,简直不像屡屡告假在家的七十多岁垂暮老人。

“于乔,还由于王伯安所说之事不悦?”马文升上来先见礼,随即笑呵呵问道。

谢迁没好气地说:“莫不是在马尚书眼中,我是如此没有心胸之人,要跟一个后生琐屑较量?”

马文升笑了笑,假如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寒门状元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