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小人物闯都市 > 第166章 我就喜欢你

第166章 我就喜欢你

上一页小人物闯都市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在她的身上烙下了十分明显的印记。

她的老公谭根发坐在一边的椅子上,一边吸着烟,一边看着自己的老婆打电话。

这个谭根发比张金芬大十四岁,稍微有背驼。

“你一个上午都没有歇过。来,喝水。……跟着我,你吃苦了。”谭根发将老婆张金芬拉到自己的身边坐下,心疼地说道。

“老头子,莫说这些,这时我自愿的。”张金芬说着,又起身道厨房里去做午饭了。

这张金芬是一个大城市里的人,她至今依旧十分清楚地记得老家的门牌号码——红光路光荣院三十八号。记得老房子是用木板隔开的。

那一年十月。刚刚在某市高级中学读完初三的张金芬就插队落户来到了朝阳公社红旗大队。

用张金芬的话说,她们从成立坐船到了县城,再转船到了区里,在坐车到了镇里,然后又坐车来到大队里。将近走了二十里的山路,这才来到了村里。

出发时,她们想到要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去施展抱负了,一个个都很激动。可是,晚上到了村里后,灯光没有了,看到岸边人家那一盏盏微弱的煤油灯,她就哭了。

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她就像回城里去了。从那时起,张金芬每天做梦都在想着离开这个地方。偏远贫穷,但社员们很热情。这是当时那里给张金芬的第一印象。

社员们热情地教这个穿着白衬衣的城里姑娘干农活,还安排她晒谷子这样轻松的农活。

第一天出去干活,张金芬就踩在了牛粪上面,她顿时就委屈的哭了。看到那些双脚上都粘满了泥土的社员们,她老是在心里暗暗地想道,他们怎么急不把脚洗干净一些呢?

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张金芬,不习惯农村的生活,因此,她就得到了特殊照顾。尽管如此,但她仍然盼望着快离开这里。

在七零年时,大队里安排她跟其他的知识青年们一起住进了新建起来的知青里。在农闲时节,她和另一个女知识青年经常去附近的谭根发家里串门子。

这个谈个发在几年前就死了老婆,带着三个孩子,还要赡养老母亲,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但他虽然没有文化,但人很老实,长让女儿去请两个女知识青年阿姨来家里吃饭。

一天, 张金芬对谭根发说起农村的艰苦,要想回城去。

谭根发想了好久这才说出一句话来:“农村的人很好。”

看到谭根发的眼里流露出来的温情,张金芬赶紧逃回了自己的屋里。

从此,谭根发总是帮助张金芬干活,挣工分。张金芬虽然有意回避,但谭根发仍旧常常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肖书记,后来他俩的关系怎么样了?”胡安娜忍不住的问道。

“别说话,听我往下说。”肖朝阳喝了口水,又继续往下讲了。

转机出现在那一天。张金芬上山砍柴时摔断了手臂,是谭根发一步一步的将她从陡峭的山上背回家里,又给她找来医生,让无依无靠的张金芬感觉到一丝暖流涌进了他的心里。

张金芬说,在一九七零年的冬天,因为母亲去世,她请假会到家里去。谭根发把她送到了车站上,在送她上车时,他哭了,说怕她一去不复返。

看到他的眼泪,张金芬突然说道:“我答应和你确定恋爱关系。肯定会回来的。”

她都不知道当时怎么突然决定跟比自己大十四岁的农民的。

一个月后,张金芬从上海回来了。在她刚走到村口的时候,就有很多社员惊奇的喊道:“张金芬回来啦!”

正在对面山上干活的谭根发快步冲下山来迎接她。她突然发现,在这个偏僻的山沟里,他是那么亲近,她已经离不开他了。

三十多年后,已经在上海的一家工厂上班的纺织工人,当时张金芬同屋住居的女知识青年回忆着说道:“当时我们都劝她,说谭根发配不上她,还拖着三个孩子,是包袱。可是她就是不听。她怎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让我至今都想不通。只知道他们看起来很幸福。”

在一九七二年初的时候,已经有部分知识青年开始返城了。这时,张金芬忽然接到了她的父亲的来信,信中说:“听说你在农村耍朋友了。我不许你留在那里。否则就别人我这个父亲。”

随信寄来的还有一张供电局的招工表。她只需将表填好寄回去就行了。

张金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看到这封信,谭根发沉默了,张金芬知道爱人担心的是什么,她就当即划了一根火柴,将招工表付之一炬。

“第一眼看到你,我就喜欢上了你。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看到爱人的举动,一想不善言辞的谭根发着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但对张金芬来说,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不久,张金芬又收到了两个弟弟的来信,他们在信中说道:“你要是在农村跟这样的人结婚的话,我们就打断你的腿。”

收到弟弟的来信,张金芬不敢回信。

这时,各地的知识青年们都已经陆陆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小人物闯都市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