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铁骨 > 第九三五章 轩然大波

第九三五章 轩然大波

上一页铁骨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午宴上,听到安毅介绍马雷镇展开的报复行动,张弘栾和麾下众将血脉贲张,大声喝彩,恨不得自己也干上一票,才能昭显为国为民的精神。只有安毅叫苦不迭,这事儿说出来之后,张弘栾和曾耀坤这些前辈级人物兴奋起来,又不让他走了,安毅苦苦哀求,说石珍大哥在毕节眼巴巴等着,要是不去就失信了,谁知张弘栾一句话就让安毅乖乖地闭嘴了——张弘栾给另一桌上的空二团团长、自己的侄子张存厚上校下达命令,立刻派出一架运输飞抵毕节的田坝军用场,把石珍和几个老兄弟一起接来喝酒。

安毅无奈摇头苦笑,转头望向顾长风,意思是让他也说上几句,顾长风却幸灾乐祸,说石珍大哥他们过来更好,好久没有在一起热闹了,喝完酒明天再一起飞毕节也不迟,反正今天飞到毕节,除了喝酒别的啥都干不成。

众人畅声大笑,这个时候要副官梁子晏再次来到安毅身边,递上文件夹,乐呵呵地看着安毅。安毅接过打开一看,想了想掏出钢,在上面写下一行字,梁子晏心领神会,恭敬告辞。

……下午五点,庐山训练营,委员长办公室。

蒋委员长看完安毅的回电,沉思片刻,对孔祥熙、葛敬恩、陈立夫和杨永泰几个无奈地说道:

“安毅回电说他并不知情,请示我是否需要他派出一个调查组赶赴滇南。现在细细一想,安毅的这个态度非常合符情理,没凭没据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承认?当然,我们心里都清楚,哪怕这事真的是他下令干的,他也会推得一干二净。唉……要不是激起如此轩然大波,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在滇南又搞出个这么大规模的垦殖专区,而且一年多来弄去了一万多人的警备部队、一个数万人的工程兵团和高达近二十万的各地灾民。

“根据中央政斧四年前颁布的‘边疆垦殖令’,以及去年为应付旱灾,再次下发的鼓励各地开垦边疆、安置移民的四十三号令,安毅此举完全没有任何可质疑的地方,并且根据朱益之的回电,安毅每年都要向云南省政斧支付数额不菲的租金,还对曲靖地区的工农业发展进行扶持,以此来证明安毅此举获得了云南政斧法律上的承认,中央政斧也不能贸然干涉属于云南省议会通过的相关法案。

“所以,不管谋定后动的安毅在滇南是怎么干的,开垦了多少良田,找到多少矿山,有多大的收益,我们都拿他没办法,要是惹恼了这个小流氓,他敢厚着脸皮问中央要二十万灾民的补助款,甚至此举还会为他带去更大的声誉,真是令人无比头痛啊!”

众人听蒋介石无可奈何地称安毅为“小流氓”,不禁乐了,细细一想确实如此,如今安毅家大业大,功勋卓著,在全[***]民中拥有非常高的威望,而且他乐善好施,在军队、政界和商界广结良缘,悄悄干出这么多龌龊事谁都拿他没办法,还不敢公开指责他,否则定会招来舆论铺天盖地的抨击。为人处世到了安毅这种程度,要想抓住他的把柄打击他,实在是难上加难,估计蒋介石没少为此伤脑筋。

陈立夫非常疑惑地问大家:“不对啊,安毅这小子怎么会选择天高皇帝远的滇南去垦殖呢?那个地方瘴气遍布,蛇蝎横行,民族众多,地形极为复杂,从民国初年到现在,都是各级政斧无法管制的蛮荒之地,英国人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不断挑起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步步蚕食我国领土、驱赶我边民的,我中央政斧眼睁睁看着却鞭长莫及,安毅却主动请缨,还拿出不少钱给云南政斧租下那片地方,莫非是那里有金矿银矿?安毅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此举定有深意。”

“祖燕兄的话很有道理,滇南那个地方不但盛产上等木材和传统银铜器皿,还有目前市面上富贵人家趋之若骛的翡翠、象牙、珍稀毛皮,估计安毅将军慧眼独具,多年来他的经商段不是一直被全国各界广为传颂吗?要是中间没有巨大的利益,安将军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持续投入?别的姑且不说,只说二十万移民吧,按最低标准算每人需要两百元才能度过没有收获的第一年,第二年说不定还得追加投入,仅此一项支出就得要四五千万巨资,要是没有巨利,安将军绝对不会这么干的。”杨永泰少有地附和陈立夫的观点。

众人均觉得很有这种可能,默默颔首思索。蒋介石分析两人的话,也不由得有些相信了。

葛敬恩看了众人一眼,咳嗽一声,霍然站起:“委座,诸位,我认为大家太小看安将军的为人和气度了。诚然,安将军是一个极度重视利益的人,有时候甚至可以说锱铢必较,从北伐开始、战场上每每把敌人尸体搜刮一空就是鲜明的例子,否则也不会有今天老南昌、湘西和川南地区的蓬勃发展,但是,要说安将军除了利益驱使便不舍得投入,这未免太过了……”

“哦?堪侯,你来说说看……”

蒋介石精神一振,也不管陈立夫和杨永泰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铁骨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