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173章 选择

第173章 选择

上一页满江红之崛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皮一跳,当年自己正是崛起于朝鲜,当在曰本人的压力之下,虚弱的满清政斧不得不让曰本分享了朝鲜宗主国的地位!而自己奉命回国后,曾愤然向管辖朝鲜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书,建议趁列强势力尚未严重干涉朝鲜之际,“我政斧应立即彻底收拾朝鲜,建为一个行省。”

但惟一了解国情和世情的李中堂正遭一般昏庸的朝臣的忌恨呢,哪能再把属下一个小官儿的大胆倡言转奏朝廷?可也正因如此,自己才得李鸿章的赏识,甚至曾为自己下了十六字评语:“血姓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

也正是在李中堂的荐举下,袁世凯再回高丽人那儿当了中国最高驻守官——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在二次赴朝之后,便大权独揽,做了实际的“监国”,颐指气使,纵横捭阖,致使三韩慑服,曰、俄、英、美、法五大列强无不瞠目结舌。

到后来,在自己离开朝鲜之后,甲午战起,曰军占领汉城,随后,在曰军和开化党人的胁迫下朝鲜国王李熙发表声明:“自兹脱离中国,读力自主……”

此时张之洞的这番“吞并”之言,只让袁世凯想起曾经年少之时,朝鲜,可不正是自己从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自己在那里耗了偌长的时光,曾几何时,自己曾想过一但吞并朝鲜,便可出任朝鲜第一任巡抚,由此可为封疆大吏,从而挤身庙堂之上,而今天,在自己向李中堂提出吞并朝鲜的那番话语的二十年后,终于要吞并朝鲜了。

望着沉默不语的袁世凯,陈默然脸上挤出一些笑容。就袁世凯来说,朝鲜曾是他施展身的好地方,也是他飞黄腾达的起步点。世人以为袁从小站练兵起家,其实如果没有在朝鲜没有杰出的成就,清朝练新兵的责任就不会交给他,也不会有后来的北洋,更不可有现在的内政大臣一职。

可以说,对于袁世凯而言,或许,朝鲜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至少截止到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总希望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而袁世凯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恐怕就是朝鲜。

“慰亭,你起于朝鲜、成于朝鲜,可以说,在中国没有任何人,比你更了解朝鲜!”

陛下的话传入耳中,袁世凯只觉眉头微跳,心底一时间不知是喜还是忧,看来自己是躲不掉了——总督朝鲜,若是所料不差的话,陛下接下来,一定是想让自己去总督朝鲜。

“陛下,臣愿于朝鲜光复后,往朝鲜出任朝鲜总督!”

明白陛下意思的袁世凯连忙起身恭应道,作臣子的,他自然知道陛下已经决定的事情,若是自己坚持不去,只恐引得陛下不快,而在另一方面,袁世凯同样明白,朝鲜对自己而言,或许是得陛下赏识与信任的唯一途径。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清末至今,中国从来只有割地赔款的份,那里有开疆拓土之事,虽说台湾光复,但那是光复,而朝鲜不同,朝鲜过去是属国,现在是“读力国”,若是能纳朝鲜为中国一行省,以一文职行此开疆拓土之功,只怕,心下寻思着,袁世凯甚至看到了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向自己伸出了来。

内阁总理大臣!

对于袁世凯而言,他明白这是自己的最终目标,同陛下斗,自己撑不住,一来是没有军队,二来是没有时间,陛下远比自己更为年青,熬也能把自己熬死。

“好!”

用力点下头,称赞的同时,陈默然难得对袁世凯生出些欣赏之意,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今个这袁世凯算是做到了,自己思来想去,未来能去总督朝鲜的,除了袁世凯,可还真没有其它的人选。

对于朝鲜,袁世凯太了解了,过去诸国于朝鲜角逐之时,居于劣势他都能轻易对朝鲜行临国之实,更何况是现在。

“陛下,不知,近卫军何时进攻朝鲜!”

“进攻朝鲜?”

看着袁世凯,陈默然朗声一笑。

“为什么要进攻朝鲜,进攻朝鲜,需要调动至少二十个师,投入三十万人,支付超过10亿元的战费,为了朝鲜,这未免也太不值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

这会袁世凯反倒有些迷惑不解了,不进攻朝鲜,难道……“只要打赢了海战,咱们就能得到朝鲜,断其归路,耗其弹药,朝鲜军便撑不了几天!”

此时陈默然满面皆是自信,这种自信心的膨胀完全是因南海海战的大胜,那次海战的大胜,给了自己赢得这场战争的信心。

“至于朝鲜,媾和之后,我们便可不费一枪一弹收复朝鲜,至于慰亭,”

沉吟片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满江红之崛起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