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李佑的大唐 > 第四百八八章 曹雄大匪 李佑审贼(求订阅)

第四百八八章 曹雄大匪 李佑审贼(求订阅)

上一页李佑的大唐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杨广随后也是为了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不过,这汴水却留了下来,而这汴水也是真的造福了一方。

因为它是的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了黄河与淮河,称之为“通济渠”,贯通了洛阳到扬州,作为中华帝国最鼎盛时期的交通大动脉,所以这条汴水十分的繁荣。

当时建筑密集,贸易繁荣,堪比北宋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景,不过,遗憾的是,繁荣的汴水因为大唐王朝的管理不到位,反而被一些宵小给占便宜。

其中曹雄就所有宵小中最大的一股,曹雄原本是汴水边上长大的农民,后来因为汴水,曹雄家的附近就修建了码头,这个码头宽八米,长约一千米,全部用条石铺砌,十分的豪华。

根据曹雄回忆,他们的这个码头每天有200多只船筏在这里靠岸停泊,每天又有2000多头骆驼从这里出发,仅专职码头工人就有400多人。

码头上经营禾油生意的商铺就有二三十家,民谚说:“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

在这里宁夏、包头一带的粮油、皮毛、盐碱、药材等从水路源源运来,再由旱路输送出去;天津、河北、太原等地的丝绸、棉布、茶叶、瓷器、日用百货,经旱路源源运来,再由水路运走,因此称之为“水旱码头”。

因为缺人手曹雄就来到了水旱码头做工人,收入很不错,一天如果卖卖力气,能有五十文的收入,在大唐,一天五十文对于农民来说,那真的是比种地要赚得多。

所以曹雄也不再种地,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曹雄来到了码头做工人,给人搬运货物,累是累了一点,可是却可以赚到钱,本来这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但是坏就坏在,一天由于曹雄的逞强,在搬运货物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打碎了一件琉璃品,而这件琉璃品价值两千贯,最后曹雄逃走了,随后就被通缉了。

通缉了变成了罪犯,随后这位曹雄就开始破罐子破摔,变成了这汴水之上一个小小的水匪,而因为曹雄这个人有一些义气,再加上他的家就在这汴水之上,人头十分的熟悉,所以慢慢的居然变成了这汴谁之上最大的一股水匪。

慢慢的从吃拿卡要,变成了你只要给我钱,我就帮你做事的一个更加凶狠的帮派,这次宇文胜男给了五千贯,虽然说这次的绑架的对象是博陵崔家的嫡女,但是这五千贯还是十分的惹眼的,曹雄要吃下了,只要有了这五千贯,那么他的实力会再次增强,这是曹雄决定不放弃这次机会的主要原因。

但是曹雄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实力最强的水匪小帮,其实人只有五百多人,船也只是有四十艘,昨天晚上的李佑在泗水河上直接灭了一个拥有三十多艘船的帮派,说真的,曹雄的这个水匪之帮真的只是疥癣而已。

这次曹雄的行为,反而是让李佑拥有了一个理由,整合水务的理由。

..............................

“你们是什么人...?”李佑坐在椅子上,看着跪在自己前面的三个男人,这三个男人一看就是在水上讨生活的人。

皮肤黝黑粗糙,眼神却十分的坚毅,有一股力量,这是水上讨生活的人最佳标志,因为农村有一句老话,叫穷不走水...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一个人即使再穷,为了养家糊口,也不能去水上讨生活,也不能去做跟水有关的工作。比如,在江河湖海乘风破浪的渔民、船夫、水兵等等。

古代的时候,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管出海打鱼,还是在江湖上运输或捕捞,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渤海一带流传说:“宁到南山去当驴,不下渤海去打鱼。”

就是说在山上像驴一样的劳累,起码能保住生命,而下海打鱼,一遇风浪灾害,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这也说明...可以上水中讨生活的人,就有一种别样的气质,这种人不怕死,只是走错了路,要是可以正确引导的话,这种人是很好的士兵材料。

李佑上位者坐久了,一眼看过去,就能将对方的一些特质看出来,这可能也是李佑穿越过来得到一个很大的优点。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李佑的大唐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