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先声夺人 > 第八百九十八章 我们办企业不是为了赚钱

第八百九十八章 我们办企业不是为了赚钱

上一页重生之先声夺人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筒,表情严肃问道:“林总,您说江海房开资金不足,所以上市的目的是为了集资救市。但是如果您接下来不能在短时间内收回资金,企业运营出现麻烦,江海房开要是也陷入资金断链的困境,上市显然就没什么希望了。

而且我研究过江海房开的股权结构,可以说江海房开几乎就是一家您个人控股的,完完全全的家族企业,股东里面甚至还有您姐姐林晓。这样的企业,是否真的能得到市场的信任?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号托问完坐下。

林淼打开话筒,想了片刻,边想边说道:“你说的这些情况,我觉得全都不是问题。江海房开要筹划上市,那这家企业,就不会再是我个人的企业。只要社会上有人跟江海房开志同道合,那么江海房开一定会敞开怀抱去接纳他们,人多力量大,江海房开从来不会嫌朋友太多,上市之前,江海房开的股权结构,一定会得到最合理的优化调整。

还有你说的,如果我们的资金不能在预计时间内回笼,那么这里就存在两个状况。第一,是我们的项目进度出了问题,这个情况,我们会在入场之前,先跟有关部门、机构和企业做好协商,江海房开会尽可能地把项目建设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第二,有可能是我们的营销出现问题,但是有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的帮忙,我想京城的房子,是没有理由卖不出去的。除非在某些方面,跟地方政策出现冲突。

但是我刚才也说了,京城接下来要申办奥运,要做大事,江海房开的这笔钱,是要拿来支援全国各地的,这样的情况,不应该发生,也没理由发生。所以你提的这两个问题,理论上确实有可能,但我不相信这些问题会发生。

如果真的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发生了,我相信京城的有关部门,出于对全国经济形势的责任,他们也一定会积极帮助解决问题。所有的规矩,都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两者冲突,让步的应该是前者才对。而且哪怕是最坏的情况,无非也就是江海房开损失十个亿的流动资金。真到了那种情况,我们也不会轻言放弃,一定会想办法在从其他地方抽调资金。

我今天就先把这句话放在这里:如果这次我们救市失败,这十个亿亏得一分钱都拿不回来了,那我本人也无怨无悔。路是自己选的,我已经做好了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

这番话说完,台下一阵沉默。

端木蓉问道:“还有哪位记者同志想提问的吗?”

刚才还积极踊跃的现场,却陡然安静了。

林淼这番话,即便是落在现在的记者耳朵里,大家也都觉得话里有话。

稍微水平高一些的,捋了一下脉络,就不敢乱掺和了。

消息是中午12点得到的,结果京城那边4点出头就已经见诸报端,而林淼的搜喵网是2点左右发布的消息,林淼自己又说他1点钟就做了决定。为什么要抢这个时间点?这里头显然就存在一个“被逼”和“主动”的区别。

但是林淼越是口头上宣称自己是“主动”,岂不就越显得骨子里,存在“被逼”的嫌疑?自古开门做生意,谁家不是奔着赚钱去的?但现在林淼却口口声声,字字句句都恨不能昭告天下,“我们做生意不图赚钱,只图名声”,这种反应,可谓相当引人深思。

尤其是林淼现在居然说出潜台词相当于“这十个亿老子就当打水漂了”这种话,还分明提到“如果真打了水漂,那必然就是某方面造成的”,这跟把矛盾公开化有什么区别?可是转念一想,不论是什么量级的企业,如果要掏出十个亿,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这种办法了吧?

还有如果非要再往深处去想,弄垮山水集团,最大的受益者又是谁?

暗地里的枪手?不见得。但是明面上,是不是肯定对其他房企,尤其是同样打算进军全国的房企来说,就直接少掉了一个主要竞争对手?

这件事情,牵扯到的方面,已然又达到某种不可言说的程度了。

不少老记者这时不由暗暗庆幸,幸好刚才提问的明显都是托,看年龄,估计就是林淼的校友,曲大的学生。这种时候,还是不提问比较稳妥。至于回去之后文章怎么写,自然就各看本事了,有些菜鸟要是完全按林淼的原话写,估计连审核都过不了。

台下静默了足足有七八秒,这时才有个人,缓缓举起了手。

是《东瓯日报》驻杭城的记者,专业托……

话筒递了过去。

专业托起身说道:“林总,您刚才说的话,意思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如果企业不以创造利润为优先,那么上市之后,股民投资您的意义又在哪里?您说京城有关部门的人员,中午找过您,那么您的这次救市行为,既然是存在风险的,那么京城有关部门,是否有给您什么政策方面的补偿?如果有,这个政策又是什么?”

林淼打开话筒,微笑道:“你的问题,提得很好。我可以很直接地回答你,这个补偿,是存在的,但是目前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今天那些协调人员告诉我,2005年之前,京城有关方面会倾斜性地出让一块总面积为1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重生之先声夺人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