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其他小说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397 交代

397 交代

上一页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个秘密已经失去了保密的价值,倒也不妨现在就告诉你们。

阿真,你还记得我以前跟说过的,由第一代宁氏家主所定下的三条铁律吗?”

池非想了一下才说:“小婿记得,分别是‘放权’、‘不争’、‘固军’这三条铁律。”

宁雅柏和宁雅枫身为宁家子弟,自然是把这几条铁律牢记于心,因此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宁志远淡然道:“除了这三条铁律外,其实还有一条铁律我没说出来。

之所以那时不告诉你,是因为这条铁律只有成了宁氏家主的人,才能由上一任家主亲口告之,其他人是不能知道的。

而这条铁律,也是我宁家最大的秘密。

这条铁律名为‘蛰伏’,其核心用意是:以西北为根,积累民望,缓而养兵,以防万一。”

听到最后这句话,宁雅柏、宁雅枫、池非三人顿时为之一震。

宁志远接着说:“我宁家第一任镇国公虽然是最早向魏太祖交出兵权的领军大将,但其实也在提防着赵家迟早有一天会乌尽弓藏、卸磨杀驴。

而我宁家贵为国公,战功彪炳,纵观群臣也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实在有些过于显眼了。

一旦遇到心胸狭窄的皇帝,我宁家极有可能会成为那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甚至想除之而后快。

为了避免我宁家日后遭难,宁氏先祖才定下了‘放权’、‘不争’、‘固军’这三条铁律,目的是尽量不引起为君者的猜疑和忌惮。

然而不论再怎么小心谨慎,只要刀在别人手里,那我宁家的生死存亡就始终无法自己掌控。

为此,宁氏先祖在三条铁律之外,秘密定下了这第四条铁律‘蛰伏’,作为日后宁家迫不得已时所留的后路。

我宁家世代镇守西北上百年,这不仅是魏武帝时期的命令,也是我宁家努力争取的结果。

对于朝廷诸位王公大臣来说,西北虽地域宽广,然气候恶劣、土地荒芜,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苦寒之地。

再加上那里又是经常与胡人开战的边关前线,危险至极,因此谁也看不上西北,更不愿到那里去任职。

然而对于我宁家来说,西北虽然又穷又苦,但却是一块极为难得的练兵宝地。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虽难听,但却是话糙理不糙。

像江南这种风调雨顺、生活安逸的地区,根本养不出能打能拼的兵将,最多只能养出一些只会靠人多势众吓唬一下老百姓的废物而已。

从古至今,真正骁勇善战的精兵强将,几乎都是从那种生活艰难的苦寒之地,从一场场尸山血河中拼杀出来的。

而西北这种几乎长年跟胡人打仗的边陲之地,无疑正是这样的练兵宝地。

因此我宁氏先祖才定下这条秘密铁律,让宁家子孙世代镇守西北,好好经营、累积人望,并借机练兵养将。

虽然我宁家不会像其他蠢人一样死抓兵权不放,但只要我宁家在西北军中和民间的人望不绝,就算有朝一日赵家真想对我宁家动手,凭借我宁家在西北军民当中的深厚人望,只要振臂一呼,肯追随我们的西北军民一定大有人在。

一旦得到西北军民的大力拥护,我们宁家就相当于强军在手,试问除了胡人以外,天下还有谁可匹敌?”

池非三人听完后,不禁心潮澎湃。

没想到宁家第一代镇国公如此深谋远虑,连百年之后的事也已经想得无比透沏,甚至还为子孙后代做好了各种准备。

这样的聪明人,确实可以称为智者。

“爹,你说的这些跟定都北方又有什么关系?”过了一会,性子较急的宁雅枫忍不住追问道。

宁志远瞪了他一眼,“你急什么,我还没说完呢。

虽说自从全面推广土豆种植后,西北的日子已经好过了许多。

但那里毕竟是与关外胡人接壤之地,日后就算没有大战,也肯定小战不断。

再加上气候干旱、天灾连连,总体而言还是一块生活艰难的苦寒之地。

那里依旧是极好的练兵之处,因此我们宁家不能离得太远,要将其纳入随时可以掌握之中才行。

而且有道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既然西北乃至整个北方是胡人最容易入侵的地区,那我们宁家更应该定都北境,奋力死守。

岂能学历史上那些贪生怕死的亡国昏君一样,整天待在远离战事的繁华之地终日忙于享乐、醉生梦死。”

“岳父,您是否想将国都迁回原来的京城?”

“没错,我就是这样打算的。

原京城的位置是魏太祖精心挑选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

再加上那里不管是皇宫还是城墙都完好无损,省掉了重新建都的麻烦。

没有比那里更好的地方了,所以我决定以原京城为国都大举回迁,并以金陵府为陪都,遥相呼应。”

“爹,既然您都已经决定以原京城为国都了,何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章节列表下一页